跳到主要內容

東北亞3國FTA_201208

白兆美

中日韓3國領袖5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宣布,於今年內洽談3國自由貿易協定(FTA),如果簽了FTA,如同正式開啟東北亞經濟同盟時代。此一經濟圈的人口超過全球人口的5分之1,經濟規模將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19.6%,亦即繼歐盟(EU)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之後,成為全球第3大區域經濟。這項「新三國時代」的宣布,讓原以為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可順利推動FTA卻遲滯不前的台灣更加焦急了。為什麼台灣不能,南韓卻可成為中日兩國爭相洽商FTA的對象?南韓政府是如何推動FTA政策的?

對於FTA的態度,並非中日韓3國都是積極的,因為各國仍得評估其實質效益,盤算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再者,FTA洽商比起多邊會商,一對一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因為在市場開放方面,取得多邊的共識本來就有難度,因此,南韓較希望先跟中國協議之後,才要推動日韓FTA最先打出中日韓3FTA牌的,其實是中國,不難看出北京宣示要主導東亞的政治意圖。中國對於跟南韓之間的FTA態度積極,日本也在經歷泡沫經濟與天然災害、出口貿易走下坡之後,積極重啟已擱置8年之久的日韓FTA談判。所以南韓政府可將力氣集中在訂定FTA的條件以及對國內產業的配套措施上。

FTA是特定國家之間,賦予排他性貿易特惠待遇的協定,簡言之,簽署的國與國之間廢除關稅,猶如在同一個國家內進行交易般地自由貿易,故稱為FTA自由貿易協定。FTA洽商範圍不僅是商品,還包括服務、投資、智財權、貿易救濟制度等,範圍相當廣。各國洽簽FTA不僅帶來經濟方面彼此的依賴度而已,除了經濟,也將更擴大政治外交、教育文化、技術與交通等各方面的交流,其重要性與效益十分可觀,因為洽簽FTA的國家高達188個,WTO簽署國只有140多個。

從美國蔓延開來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波及到全球,亞洲深受經濟危機的苦果之後,為了因應不景氣,卯足全力搶救經濟趨緩窘境,對於整合區域經濟的關心度升高,並希望藉著區域內的FTA讓區域經濟永續發展,中國大陸更想藉此在區域內擴大其政治與經濟方面的影響力。中美兩霸在政治經濟與外交軍事等方面互別苗頭,而遠東的日韓兩國在半世紀以來跟美國的關係較親近,就經濟而言,韓國已與歐盟、美國簽署FTA,日本則表達要加入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不得不讓北京加速採取行動牽制美國在遠東地區的霸權。可是開放市場方面這3國必各有所盤算,甚至錙銖必較的結果要達成東北亞地區FTA恐怕還有漫長路要走,除非3國很快就找到折衷方案。

南韓認為與其是3國一起談,寧願先跟中國洽談,好讓自己取得先機,獲得最高利益。日韓之間的FTA擱置8年,首先因為兩國FTA對南韓並不怎麼有利,再者,雙方談判就曾僵在農產品市場的開放以及解決非關稅障礙等議題上。事隔8年,雙方態度並無太大改變,在這種情形下重啟談判恐也克服不了既有的障礙。

簽署FTA有什麼好處?其效益有數字為憑。以今年3月南韓與美國之間的FTA生效為例,南韓對美出口貿易成長8.4個百分點,尤其是在關稅優惠項目的汽車與石化商品等方面,出口大幅成長16.8%;而家用寢具類等原屬高關稅的纖維製品等多項商品,南韓已有替代中國生產的態勢;南韓密封容器在美國市占率上升到第2大,出口增加12.5%;皮革鞋類因有免關稅優勢,對美出口增加82%之多。不僅是出口方面得意,進口雖比去年同期減少6.3%,但飼料進口增加26%,柳丁34.8%、核桃86.2%、杏仁69.8%等,大部分的進口成長項目是食品類,等於幫助南韓人民減輕生活壓力、節省荷包。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吳永鎬指出,韓國多虧跟國際上的主要先進國簽署了FTA,自20117月至今年5月,韓國因為分別與EU及美國簽署FTA,美國與歐盟對南韓的投資增加逾30%,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雖尚未與韓國簽署FTA,對韓投資卻比去年大幅成長144%,對此,吳社長分析,日本的主要投資對象台灣已呈飽和狀態,泰國則因水災後遺症讓日本趨於觀望態度。歐美日以及中國大陸的新興富人到韓國投資,更加拉近了南韓希望成為FTA全球中心夢想的距離,這也代表將有效擴大就業機會。

如果3國簽了FTA,南韓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方面所獲得的效益最大。根據南韓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的報告指出,中日韓3國簽署FTA之後的10年期間,南韓的GDP可望增加5.1%,而中國與日本僅有1.5%1.2%的成長效益,也就是說,日本因為內需所占比重逾八成,從FTA所獲得的出口增加比率對於GDP的成長就比中韓兩國要微小許多。

3FTA,若依中國的意願,2年就能談妥,未來南韓民眾有否可能生活在遍地是「中國貨」的環境裡?農業與中小企業會否被犧牲?對此,南韓駐台北代表部崔龍鎮副代表指出,韓國政府對於鄰近中國商品大量進口並不太感到懼怕,若以農產、食品為例,產品屬較低價位、都是容易腐敗的商品、消費者最重產品的新鮮度。

說到農產品的新鮮度,對南韓而言,中國多近也沒有南韓國內近,貿易商也不太願意為了搶鮮或縮短運輸時程,將白菜、蘿蔔、青葱等低價農產品以高成本的空運到國外販售,所以民眾一開始或有可能因為進口產品便宜而購買,但不多久還是會回頭找較習慣的口感、新鮮的食材;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對中國產品的印象停留在便宜但品質不佳,尤其對食品安全不信任,因此,韓國政府在國際上與外國互動並打開門戶是必要的,但開放並不代表強迫人民購買FTA對象國的商品,要否購買進口貨仰賴人民自己的選擇,政府的任務,主要應在談判時明定FTA的各種條件,還有,FTA的關鍵條件之一就是註明製造「生產國」以及原料「出產國」等,原產地來源務必透明化,目前韓國政府有專責人員天天到肉舖檢查,是否標示清楚韓牛、美牛、澳牛、紐牛。至於「原產地的標準」是以其原料、設計、組裝、加工等的百分比來訂定?還是以商品的價格與價值來判斷?也要依談判對象協商訂定。韓國政府極重視要把原料成分及商品製造原產國標示清楚,並且對商品的安全把關,要買國產品或進口貨,取決於人民的選擇。然而,政府不怕人民一窩蜂追求進口農產品等外來的各種商品,更何況南韓許多產品項目的品質優於他國,沒必要媚外而捨近求遠。###


南韓與國際之間的FTA現況
FTA對象國
年度

對象國範圍
備註
智利
20044


已簽署生效
新加坡
20063


已簽署生效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
20069

EFTA:瑞士、挪威、列支敦斯登、冰島
已簽署生效
東南亞國協(ASEAN)
20076
20095
20099
商品
服務
投資
ASEAN: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已簽署生效
印度
20101


已簽署生效
歐洲聯盟(EU)
20117

EU
已簽署生效
秘魯
20118


已簽署生效
美國
20123


已簽署生效
土耳其
20123
基本協定暨商品貿易協定

已洽談完畢
哥倫比亞
2012


已洽談完畢
加拿大
現在


進行協商中
墨西哥
現在


進行協商中
海灣合作委員會(GCC)
現在

GCC: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進行協商中
澳洲
現在


進行協商中
紐西蘭
現在


進行協商中
印尼
現在


進行協商中
中國
現在


進行協商中
日本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中國、日本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現在

MERCOSUR: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以色列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越南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蒙古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中美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馬來西亞
現在


共同研擬或
研商協定條件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脫北者悲歌_201202

飢寒交迫 逼出二十萬脫北者 2012.02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 十年前的 2002 年春,國際新聞畫面常見發生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人公然翻牆試圖進入外國管轄使館區域,一旁也有大陸公安阻止的場面。硬闖外國使館的人都來自北韓,這一年就有超過 160 位「脫北者」,成功地透過闖入駐北京外國使館的方式,脫離了北韓政權,離開中國大陸走向另一個未知新世界。 所謂「脫北者」一詞,依據南韓法律其名稱為「北韓離脫住民(簡稱:脫北者)」或「新住民」,定義上原本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設有住址,有直系親屬、配偶、職業等,後脫離北韓而成為大韓民國國民,並且除了南韓國籍之外,未取得其他國籍者。 世界資訊一點通,絕大部分的世界公民都能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消息,惟獨北韓至今仍是全球最封閉且獨裁的政體,一般人民沒聽過什麼叫人權、自由,任何事都由早已神格化的金日成、金正日說了算,因此, 1990 年代之前,極少聽聞北韓政治難民尋求庇護的消息,然而,就在二十世紀最後幾年之間,偷偷逃離北韓的人民明顯大增。 何以被統治整整半世紀之後,才有人想到要逃離北韓呢?最大的推進作用,其實來自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飢寒迫使北韓人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試著安慰五臟廟,冒險出走。一個人決定離鄉背井往外延伸觸角,自古以來多半是經濟考量,但也有人是為了追求理想。對於北韓人民而言,理想就是每天頌揚領袖,感謝領袖賜予的糧食,成為打倒美帝、日本、南朝鮮的尖兵。 北韓在 1990 年代傳出嚴重飢荒,有近 300 萬人口餓死,送到勞改營後過勞死、餓死、虐死者,近 30 年估計年平均約有 4% 至 20% 。勞改營當中,最為外界所知的是咸鏡南道境內的「耀德政治犯收容所 (Yodok concentration camp) 」,由於其他政治犯勞改營幾乎是只進不出,亦即只有屍體能離開,但第 15 號管理所(即「耀德」)除了有「完全管控區域」(約 3 萬 5 千人),也有或者有一天能活著出去的「革命化區域」(約 1 萬 5 千人,多半是被送到北韓的旅日韓僑及政治犯的家屬),也因此,國際人權團體所掌握的北韓政治難民證詞,多半來自耀德收容所。例如, 1977-87 年間被關在革命化區域的姜喆煥回顧,所內每年估計有 4% 的人非自然死亡; 1995-99 年被關過的李永國則推測...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

韓國開放「複數國籍」_200910

韓國開放「複數國籍」 華僑、外配沒份 《全球中央》2009.10. 白兆美 韓國法務部即將在這個( 10 )月向國會提交國籍法修正案,這次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複數國籍」條例。韓國政府為了提昇競爭力,延攬優秀國際人才,擬修法「容忍」複數國籍,但由於法案中仍將華僑排除在適用範圍外,讓多年來努力取爭取更佳保障與福利的僑界歎喟不已。 國籍法修正案中最引人矚目的內容: 摘 要 說 明 雙重國籍者的用詞變更 「二重(雙重)國籍者」名稱變更為「複數國籍者」。 新增複數國籍者管理方案 在法令的適用方面, 複數國籍者在韓國境內,不得享有外國籍的地位 ,俾使將因「複數國籍」而衍生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外國人才特別歸化制度(簡化優秀外國人才的歸化程序) 為提昇國家競爭力,在科學、經濟、文化、體育等領域有卓越表現而符合國家利益者,將不必考歸化考試、不受居住韓國五年的限制,僅提出 放棄行使外國籍權利切結書 (註) ,即可擁有複數國籍資格。 (註) 擁有複數國籍者,不得在韓國國內同時扮演多國籍的角色,只能選擇使用一種國籍。 國籍選擇催促制度(改善先天性複數國籍者的韓國籍自動喪失制度) 因與外國人的婚姻或因父母旅居國外時取得外國籍者,經通報後一年尚未選擇國籍時,喪失韓國籍。 根據適用「屬人主義」精神的韓國「國籍法」規定,除了先天性的取得國籍之外,另有婚姻、認知、歸化、伴隨、恢復國籍等的後天性國籍取得方法。有關喪失國籍方面,則有雙重國籍者的國籍選擇、放棄國籍、取得外國國籍等原因的規範。 柳承俊事件發酵 雙重國籍惹人厭? 2002 年發生所謂的「柳承俊事件」,曾是韓國當紅偶像歌星的柳承俊,在演藝界一片看好之際接獲兵單,入伍前夕突然飛美並取得美國公民權,為此,柳承俊雖不必服兵役,但其韓國籍自動喪失,一連串的災難自此發酵。 身為人氣極高的公眾人物,受到嚴厲的輿論撻伐和社會各方的壓力,以同時擁有美國公民權和韓國籍的大男生而言,認為先選擇美國籍,即可免除韓國兵役,等風頭過了再重返韓國演藝界即可,但當時韓國內對柳承俊的反感情緒高漲,輿論炒熱 雙重國籍、逃兵嫌疑和背叛民族情感的話題, 從此,柳承俊被「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