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1 21:00~ 首爾市東崇洞199~27番地
第十七任大韓民國總統大選十一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兩天開放候選人登記,十二月十九日投票。距離大選剩不到一個月,但整個選情因為BBK操作股價案爆發所造成的煙幕效果,南韓各界至今都無法猜測選舉結果。
然而,多次的民調顯示,最大在野黨總統選舉候選人李明博,雖有弊案疑雲但影響有限,其民調支持率在所有參選人中一直保持最高的水準;相對的,泛執政勢力所推出的大統合民主新黨總統選舉候選人鄭東泳,一直無法拉抬聲勢,支持率停滯在一成多的數據上。
這樣的數據代表人民心中已有答案?在野黨在支持度大幅領先,是因為目前的執政者無法感動人民、未能實踐民之所欲?
進步與保守勢力的對決
南韓重量級哲學思想家金容沃,對這種現象定位在進步與保守勢力的對決。
他認為韓國與台灣的進步勢力形成過程頗為類似,無論是開放的我們黨或民主進步黨,皆從被打壓、沈默但具有改革理想的人組成並躍上歷史舞台。進步勢力的訴求和進行中的歷史性課題都是必要的歷史過程的一部分而已,只不過,他們的政治經驗不足、不夠成熟,並欠缺社會勢力作為後盾,外界看他們顯得粗糙又生澀。但是,人民眼中很「業餘」、政策也不夠縝密的政府,未必不如從前的舊政權,這只是一種「比較」的心態,因為新的看起來總是比舊的生澀些。
金容沃對於南韓境內籠罩在虛構式「經濟夢」大表不滿,對於全國人民信仰「李明博經濟神話」更是嗤之以鼻。因為,李明博繼整治「清溪川」之後,這次推出「大運河」計劃,即使有八成人民反對,李明博執意要推這種土木工程。再者,韓國已不需要追求六、七十年代的大幅度經濟成長,人民卻被那些虛擬的大餅所騙。
保守勢力與經濟成長畫上等號是一件極荒謬的現象,金容沃不滿大企業賺錢,社會大眾卻沒得到什麼好處。韓國經濟正在去泡沫階段,民眾的過度浪費的消費減少,社會將變得更健康,但人民覺得這十年經濟不好,將所有不滿轉向支持保守勢力的經濟神話上。然而,金容沃批評只主張賺大錢的總統候選人,其心中沒有大義觀念,格局也太狹隘。質疑誠信有問題的人當選總統,將有相當大的後遺症。
在野的政治人物提出經濟成長的藍圖時,其魅力迅速地擴散到全國,這是否意味執政當局做得不好?金容沃認為,盧武鉉政府沒有什麼嚴重缺失,盧總統個人也沒有牽涉到貪污問題,盧武鉉在道德方面沒有瑕疵卻在政策上的執行力不足,再加上有些時候說話不得體而惹人嫌,人氣直直落,尤其在環保、南北韓、外交政策上捉襟見肘,而受到保守與進步勢力的兩面夾攻而失勢,不再獲得信賴,隨之而起的是保守派的反撲。金容沃說,如果進步勢力裡有政治魅力的候選人出現,打破虛幻的經濟夢,在大選中獲勝也是能夠期待的,不過,現在沒有這樣的人選。其中,創造韓國黨文國現的參選,顯示韓國歷史是往正道前進,即使文國現的政治人氣尚未形成,無法在選戰獲勝,但他的出現是韓國選舉史上的一大收穫。
金容沃對這次選舉感到悲觀但長遠看卻能釋懷,他因為無法預測選舉結果而感到悲觀,卻將這次的選舉經驗視為,提供人民更能體認何謂民主的機會而感到釋懷。
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將是人類的悲劇

金容沃直指隔著台灣海峽與龐大的中國為鄰的台灣,如果在國際社會上失去信賴和人氣,無法與中國抗衡,最終平凡的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將造成人類的悲劇。他形容中國實行的不是共產主義,而是盲目的「賺錢主義」,這種新自由主義讓人類資源乾涸、貧富差距擴大,再加上中國舉辦奧運,對人類無疑是一種災難。金容沃認為培養出李安、林懷民等國際藝術巨星的台灣,能夠扮演一個為阻止人類災難發生的安全針角色。台灣可以成為抵擋人類史悲劇發生的堡壘,因此金容沃希望台灣能比韓國做得好。
給進步勢力反省並深化民主內容的機會

兩韓、兩岸、國際政治
盧武鉉政權任期即將屆滿之際,加速與北韓之間的關係,所幸,北韓的態度變得格外積極,美國也有意不再孤立北韓。美國與北韓關係的改善,對朝鮮半島發揮決定性的正面影響。
金容沃表示,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世界文明大國,有高尚的哲理與文化資產,可惜,現在的中國將仁義道德放兩旁,成了猛烈追求金錢、對經濟發展飢渴的國家,所以,全世界的知識份子都有義務去牽制中國、讓中國領導人有受監督的機會。朝鮮半島的健全、台灣的健全都將有助於牽制中國。
入聯議題在台灣炒得火熱,金容沃對此表示樂觀,他說,台灣要讓世界知道,可以為世界和平扮演協助者的角色,他也相信美日右派支持台灣的進步勢力。
金容沃建議有智慧的中國領導人,在承認台灣主體性和台灣認同的基礎上,創造出雙方更美好的未來發展關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