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容沃專訪_200712

金容沃專訪 《新聞大舞台》白兆美
2007.11.21 21:00~ 首爾市東崇洞199~27番地
第十七任大韓民國總統大選十一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兩天開放候選人登記,十二月十九日投票。距離大選剩不到一個月,但整個選情因為BBK操作股價案爆發所造成的煙幕效果,南韓各界至今都無法猜測選舉結果。
然而,多次的民調顯示,最大在野黨總統選舉候選人李明博,雖有弊案疑雲但影響有限,其民調支持率在所有參選人中一直保持最高的水準;相對的,泛執政勢力所推出的大統合民主新黨總統選舉候選人鄭東泳,一直無法拉抬聲勢,支持率停滯在一成多的數據上。
這樣的數據代表人民心中已有答案?在野黨在支持度大幅領先,是因為目前的執政者無法感動人民、未能實踐民之所欲?
進步與保守勢力的對決
南韓重量級哲學思想家金容沃,對這種現象定位在進步與保守勢力的對決。
他認為韓國與台灣的進步勢力形成過程頗為類似,無論是開放的我們黨或民主進步黨,皆從被打壓、沈默但具有改革理想的人組成並躍上歷史舞台。進步勢力的訴求和進行中的歷史性課題都是必要的歷史過程的一部分而已,只不過,他們的政治經驗不足、不夠成熟,並欠缺社會勢力作為後盾,外界看他們顯得粗糙又生澀。但是,人民眼中很「業餘」、政策也不夠縝密的政府,未必不如從前的舊政權,這只是一種「比較」的心態,因為新的看起來總是比舊的生澀些。
金容沃對於南韓境內籠罩在虛構式「經濟夢」大表不滿,對於全國人民信仰「李明博經濟神話」更是嗤之以鼻。因為,李明博繼整治「清溪川」之後,這次推出「大運河」計劃,即使有八成人民反對,李明博執意要推這種土木工程。再者,韓國已不需要追求六、七十年代的大幅度經濟成長,人民卻被那些虛擬的大餅所騙。
保守勢力與經濟成長畫上等號是一件極荒謬的現象,金容沃不滿大企業賺錢,社會大眾卻沒得到什麼好處。韓國經濟正在去泡沫階段,民眾的過度浪費的消費減少,社會將變得更健康,但人民覺得這十年經濟不好,將所有不滿轉向支持保守勢力的經濟神話上。然而,金容沃批評只主張賺大錢的總統候選人,其心中沒有大義觀念,格局也太狹隘。質疑誠信有問題的人當選總統,將有相當大的後遺症。
在野的政治人物提出經濟成長的藍圖時,其魅力迅速地擴散到全國,這是否意味執政當局做得不好?金容沃認為,盧武鉉政府沒有什麼嚴重缺失,盧總統個人也沒有牽涉到貪污問題,盧武鉉在道德方面沒有瑕疵卻在政策上的執行力不足,再加上有些時候說話不得體而惹人嫌,人氣直直落,尤其在環保、南北韓、外交政策上捉襟見肘,而受到保守與進步勢力的兩面夾攻而失勢,不再獲得信賴,隨之而起的是保守派的反撲。金容沃說,如果進步勢力裡有政治魅力的候選人出現,打破虛幻的經濟夢,在大選中獲勝也是能夠期待的,不過,現在沒有這樣的人選。其中,創造韓國黨文國現的參選,顯示韓國歷史是往正道前進,即使文國現的政治人氣尚未形成,無法在選戰獲勝,但他的出現是韓國選舉史上的一大收穫。
金容沃對這次選舉感到悲觀但長遠看卻能釋懷,他因為無法預測選舉結果而感到悲觀,卻將這次的選舉經驗視為,提供人民更能體認何謂民主的機會而感到釋懷。
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將是人類的悲劇
兩岸關係的變化,勢必左右東亞和平和與世界秩序。台灣主體意識高漲之後,島內本土派活躍於各界,卻在國際政治版圖上一直沒能擴展更大的生存空間,台灣要如何走下去,有賴人民的決定,但兩岸關係似乎並不單純趨向台澎金馬居民的意願。台灣在國際空間的壓縮之下,能否繼續追求民主發展,也可能成為兩岸關係變化的關鍵。
金容沃直指隔著台灣海峽與龐大的中國為鄰的台灣,如果在國際社會上失去信賴和人氣,無法與中國抗衡,最終平凡的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將造成人類的悲劇。他形容中國實行的不是共產主義,而是盲目的「賺錢主義」,這種新自由主義讓人類資源乾涸、貧富差距擴大,再加上中國舉辦奧運,對人類無疑是一種災難。金容沃認為培養出李安、林懷民等國際藝術巨星的台灣,能夠扮演一個為阻止人類災難發生的安全針角色。台灣可以成為抵擋人類史悲劇發生的堡壘,因此金容沃希望台灣能比韓國做得好。
給進步勢力反省並深化民主內容的機會
台灣與南韓的政治民主上,真正的政黨輪替分別在千禧年與一九九七年達成。台韓執政當局目前都面臨重大挑戰,在野黨與多數民意抨擊政府的不成熟和民生經濟的不振,遂換人做、換黨做的聲音早已形成輿論。金容沃對這個趨勢提出另一種解讀。他認為人民應該給進步勢力徹底反省並深化民主內容的機會,如果台韓兩國的改革派在這個時候受挫,他認為這將是亞洲的不幸。金容沃說,翁山蘇姬所領導的民主化運動,正是台灣與南韓曾經所經歷的,亞洲興起的民主火種不應被熄滅,不應讓人類遇到更大的災難。
兩韓、兩岸、國際政治
盧武鉉政權任期即將屆滿之際,加速與北韓之間的關係,所幸,北韓的態度變得格外積極,美國也有意不再孤立北韓。美國與北韓關係的改善,對朝鮮半島發揮決定性的正面影響。
金容沃表示,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世界文明大國,有高尚的哲理與文化資產,可惜,現在的中國將仁義道德放兩旁,成了猛烈追求金錢、對經濟發展飢渴的國家,所以,全世界的知識份子都有義務去牽制中國、讓中國領導人有受監督的機會。朝鮮半島的健全、台灣的健全都將有助於牽制中國。
入聯議題在台灣炒得火熱,金容沃對此表示樂觀,他說,台灣要讓世界知道,可以為世界和平扮演協助者的角色,他也相信美日右派支持台灣的進步勢力。
金容沃建議有智慧的中國領導人,在承認台灣主體性和台灣認同的基礎上,創造出雙方更美好的未來發展關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

脫北者悲歌_201202

飢寒交迫 逼出二十萬脫北者 2012.02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 十年前的 2002 年春,國際新聞畫面常見發生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人公然翻牆試圖進入外國管轄使館區域,一旁也有大陸公安阻止的場面。硬闖外國使館的人都來自北韓,這一年就有超過 160 位「脫北者」,成功地透過闖入駐北京外國使館的方式,脫離了北韓政權,離開中國大陸走向另一個未知新世界。 所謂「脫北者」一詞,依據南韓法律其名稱為「北韓離脫住民(簡稱:脫北者)」或「新住民」,定義上原本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設有住址,有直系親屬、配偶、職業等,後脫離北韓而成為大韓民國國民,並且除了南韓國籍之外,未取得其他國籍者。 世界資訊一點通,絕大部分的世界公民都能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消息,惟獨北韓至今仍是全球最封閉且獨裁的政體,一般人民沒聽過什麼叫人權、自由,任何事都由早已神格化的金日成、金正日說了算,因此, 1990 年代之前,極少聽聞北韓政治難民尋求庇護的消息,然而,就在二十世紀最後幾年之間,偷偷逃離北韓的人民明顯大增。 何以被統治整整半世紀之後,才有人想到要逃離北韓呢?最大的推進作用,其實來自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飢寒迫使北韓人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試著安慰五臟廟,冒險出走。一個人決定離鄉背井往外延伸觸角,自古以來多半是經濟考量,但也有人是為了追求理想。對於北韓人民而言,理想就是每天頌揚領袖,感謝領袖賜予的糧食,成為打倒美帝、日本、南朝鮮的尖兵。 北韓在 1990 年代傳出嚴重飢荒,有近 300 萬人口餓死,送到勞改營後過勞死、餓死、虐死者,近 30 年估計年平均約有 4% 至 20% 。勞改營當中,最為外界所知的是咸鏡南道境內的「耀德政治犯收容所 (Yodok concentration camp) 」,由於其他政治犯勞改營幾乎是只進不出,亦即只有屍體能離開,但第 15 號管理所(即「耀德」)除了有「完全管控區域」(約 3 萬 5 千人),也有或者有一天能活著出去的「革命化區域」(約 1 萬 5 千人,多半是被送到北韓的旅日韓僑及政治犯的家屬),也因此,國際人權團體所掌握的北韓政治難民證詞,多半來自耀德收容所。例如, 1977-87 年間被關在革命化區域的姜喆煥回顧,所內每年估計有 4% 的人非自然死亡; 1995-99 年被關過的李永國則推測...

제니퍼의 타이완 이야기 -1

제니퍼의 타이완 이야기 -1 [제니퍼의 타이완 이야기는 내가 공부하고 내가 몸소 느낀 타이완을 이야기로 엮어서 연재로 펼칠 문장이다. 독자적인 정보들이 앞으로 지속적으로 공개될 예정이다. 이 이야기는 여행 책자나 블로그 등 다른 사람의 말을 절대로 옮겨 쓰지 않는다. 시중에 틀린 정보를 그대로 베낀 내용이 많다라는 걸 잘 알기 때문에 더욱이 정확한 역사,지리,문화,민속 등 제반 정보를 알리고 싶어서 ,제니퍼의 타이완 이야기>의 집필을 시작하게 된 것이다.2017.10.15.] 작성: 돌아온 Back 피디 대만, 타이완, 포모사, 자유중국, 중화민국,,,   이중 한두 가지 명칭은 들어봤을 만하다.   그런데 국제사회에서 타이완에 대해 얼마 만큼 관심을 가질까?   국제 언론들은 자연 재해나 대선, 국회 몸싸움 등과 같은 사건사고 외에는   타이완 소식을 거의 전하지 않는다.   하지만 타이완 섬과 펑후, 진먼, 마주 등 현재 중화민국이 실질 관할하는 곳에서는   중화문화의 정수를 찾아볼 수 있다.   20세기 중반 이후 마오져동의 중화인민공화국이 문화혁명을 일으켜 엄청난 역사와 문화, 윤리가 파괴되고 소실될 때 장제스 정권 하의 자유중국은 중화문화부흥운동을 추진했다.   중화의 정통성이 타이완해협 양안에서 존폐를 가름했던 시기였다. 타이완에 고궁박물원이 있다.   하지만 고궁, 즉 왕궁은 없다.   이곳에 짧았지만 왕국이 있었다. 17세기 초반의 일이다. 역시 아주 짧았지만 ‘타이완’이란 이름의 민주국이 있었다. 19세기 말기였다. 하지만 국제사회의 인정을 받지 못했던 왕국이며 민주국이었다.   타이완은 3만6천 평방킬로미터의 섬이다. 이는 세계 육지 면적의 1만분의 2.5퍼센트(2.5/10000)이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