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6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3個月,今年329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2008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2005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25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2007年初,歌手許允(U;Nee)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2008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4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12 1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2008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esteem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2009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憂鬱症;寓所上吊
2010. 05. 2556
郭志均
電影導演;1992年大鐘賞最佳劇本獎、1991年大鐘賞最佳影片獎
寓所燒碳;執導多部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影;曾3度榮獲韓國電影大獎「大鐘賞」最佳導演獎
2010. 03. 2939
崔真永
演員、歌手;2000年金碟獎新人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2009. 11. 1920
金多蔚
模特兒;2009年紐約雜誌票選最佳模特兒、2009年亞洲模特兒頒獎典禮服裝模特兒獎
憂鬱症;巴黎寓所上吊
2009. 04. 2724
禹承娟
模特兒、演員
憂鬱症;寓所上吊
2009. 03. 1237
李昌龍
歌手;1993MBC先生歌唱賽冠軍、1992KBS全國歌唱賽冠軍
副業經商失敗之債務;寓所上吊
2009. 03. 0729
張子妍
歌手、演員
憂鬱症;經紀公司強迫「性接待」;寓所上吊
2008. 12. 0129
李瑞賢
詞曲、歌手
債務;錄音室上吊
2008. 10. 0623
金智厚
模特兒、演員
出櫃同志;網路流言;電視劇〈土地〉;寓所上吊
2008. 10. 0325
張彩媛
變性藝人(由男變女)
網路流言;寓所上吊
2008. 10. 0240
崔真實
演員;2008MBC人氣獎電視部門貢獻獎
網路謠傳放高利貸逼死藝人安在煥;4年前離婚,憂鬱症;電視劇〈玫瑰人生〉;寓所上吊
2008. 09.   36
安在煥
演員
網路謠傳鉅額欠債;車內燒碳
2007. 05. 2837
呂在求
演員
電視劇〈首爾1945〉;寓所上吊
2007. 02. 1027
鄭多彬
演員;2003MBC演技新人獎;2004SBS演技新星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2007. 01. 2126
U;Nee(許允)
歌手兼演員
憂鬱症;網路流言;寓所上吊
2005. 02. 2225
李恩珠
演員;2004MBC最佳女演員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1996. 01. 0632
金光錫
詞曲、歌手
寓所上吊
1996. 01. 0120
徐志遠
歌手
在寓所服用大量藥物
1990. 02. 0428
張 德
歌手
服用大量安眼藥
表一註:製表年份由近至遠,藝人中文姓名為音譯。
近年來,韓國的自殺率居高不下,選擇自殺者除了本身找不到出口而「想不開」之外,憂鬱症是在他們身上常見的疾病,另一種就是社會上的集體意識往往逼人太甚,讓人萬念俱灰,產生「賴活不如好死」的念頭。但相較於高知名度藝人的自殺,其實南韓社會的老年人與鄉村人口的自殺率在各年齡層和地區中最為嚴重,鄉村老人的自殺率足足高於城鎮老人的 6 倍之多,這讓遵循儒家文化,以敬老尊賢社會風氣著稱的韓國社會顏面掛不住。
韓國每10萬人之中的自殺率是21.5人,在「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會員國之中最高的,而OECD 會員國之平均自殺率為11.1人。根據韓國統計廳的資料顯示,2008年的自殺身亡人口為 12,858人,與十年前身陷金融風暴的1998年(8,622人)相比劇增五成。現在每天平均有35.1人自殺,使得「自殺」已成為韓國人死亡原因中的第 4名。從這樣的數據應可看出,明星的自殺發揮「示範」作用,媒體的「翔實且娛樂化」的報導態度,深深影響大眾心理。
無論是什麼原因,選擇自殺的人,就是自私的一方。自殺往生者,或許一了百了,但留下來的人呢?視他們為偶像的影歌迷,尤其是至親至友,情何以堪?韓國知名人士的自殺事件,在社會上引爆「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就以崔真實事件為例,當月的自殺率與前一個月相比增加66% 之多,足以證明自殺的高傳染力。
自殺成為韓國社會巨大的殺人魔,可能是「死者為大」的社會觀念與媒體報導助長的風氣使然。東方人對於亡者多半抱持敬畏、包容、美化的態度,若某官員因貪污案接受調查或具體求刑,一旦以自殺方式結束生命,此人的待遇從此大翻轉,原有的調查即刻中止,無論生前的職務,都能享盡盛大禮遇的喪事,備極哀榮。若是藝人自殺,他(她)即刻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原先的負面臆測,全都轉為歌功頌德,對其「激賞」有加,還要舉辦紀念發表會等活動,讓人覺得死了比活著光榮。
藝人等知名人士的自殺事件,對於媒體而言是可口的「特餐」,所以動輒搬出人民「知的權利」,對於感情世界或債務問題等做出過當的推測和娛樂化的報導。現今媒體數目氾濫,所以不難發現「直播」公祭等的畫面,特寫親友穿著什麼樣的服飾做出哪一種哀傷表情。假若下起雨,那麼再加油添醋地說「連老天爺都哭泣」之類的報導。以最近的朴容夏為例,媒體說他平常照顧癌父而身心俱疲,乍聽之下會讓人以為他是因為父親的病情傷心過度而走上絕路。兩年前的崔真實事件,當時媒體根據網路匿名者的流言蜚語,大肆報導「40億韓元的高利貸」等流言,會讓閱聽人誤以為那就是事實,是崔真實害死安在煥,因此網路流言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媒體八卦或網路流言導致特定藝人自我了斷之後通常都無法「全劇終」,閱聽人經常被迫目擊「未完待續」、一再拖戲的情節,因為一個人死了之後,衍生出更多更大的謠言怪獸。像崔真實的前夫,被指責是為了崔真實的遺產而爭取婚生子女監護權,網路毒舌派群起,批判之辛辣苛刻彷彿非得置他於死地,稍不留神這種攻擊很容易演變成「一案兩屍」,猶如當初安在煥自殺衍生出崔真實放高利貸的流言,前後兩者相繼選擇死亡。
兩年前,神經精神科醫師鄭英造教授曾指出,安在煥、崔真實等名人相繼自殺以及經濟蕭條,可能引爆「社會性憂鬱症擴散現象」。鄭教授說,憂鬱症或憂鬱症導致的自殺是「傳染力」驚人的一種疾病,他以門診病人為例,發生崔真實等名人自殺事件後,病人的心理動搖現象顯著增加。
鄭教授說,憂鬱症被指為是「心病」,實際上卻是個「腦病」,他建議憂鬱症患者到精神科看診,他指出將恢復腦部功能的藥物治療和諮商治療並行,對於治療憂鬱症或預防自殺將有很大的幫助。根據美國的憂鬱症研究顯示,血清素和憂鬱症發生有直接又明顯的關聯,腦內嗎啡能讓人產生愉悅感與快感,準此,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接受體與腦內嗎啡受體數量都低於一般人,所以需要使腦部產生更多血清素接受體的抗憂鬱藥物治療,平常也可藉慢跑與游泳等有氧運動來提高腦內嗎啡濃度增加愉悅感,有助於走出憂鬱症。
只有成功者才被重視、激烈的競爭環境、升學主義、沒有適當紓解壓力的管道,社會充滿了引爆憂鬱症的元素。藝人在這方面算是弱勢,尤其忌諱求醫,因為不知八卦媒體怎樣評斷就醫行為。延世大學心理系黃尚民教授指出,韓國人往往是透過他人的眼光肯定自我價值,所以一旦無法表現「好」的面向,就很容易自暴自棄且走向絕路。平常依賴眾人掌聲的明星級藝人,更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肯定,因此才會發生無預警的自殺事件。
縮短人們時間與距離的網路,雖然提供豐富資訊且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便利性,但由於網路虛擬世界的隱藏性,有時被利用作為攻擊、傷害他人的有利工具。網路普及率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南韓,每年都會出現網路流言殺人事件,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高知名度的藝人和校園霸凌事件中的受害學生。
民間因應網路的高普及率與匿名流言造成的危害而陸續提倡多說好話、保持口德、善待他人等相關活動,並且成立相應的團體,其中「善意回應運動本部」是網路流言催生出來的最典型團體。它結合演藝界和政界等高知名度人士,展開「善意回應」的運動,將原有的「惡意流言」的標籤以「善意回應」取代,宣導社會營造祥和氣氛。成立初期,中小學生紛紛在網路連署支持善意回應運動或舉辦街頭活動來響應;國會議員們在不同政黨與不同意見的差異和衝突當中,允諾不會口出惡言或做人身攻擊,無論成效如何,最起碼有了宣示效果。「歡喜微笑運動本部」7月中旬展開全國巡迴自殺防制宣導活動,他們誓言要洗去「自殺共和國」的污名。現在上韓國主要入口網站,鍵入「自殺」兩個字,搜尋結果畫面上最先顯示「生命線」等多個諮商機構的網頁與電話等資訊,亦即大型網路業者也具體響應尊重生命。
謠言止於智者,但要娛樂圈拒絕謠言談何容易?只要是藝人都會怕沒有新聞,所以抱持著無論真假或正面負面,能登上娛樂版面總比沒有人報導來得好的心態。可是當藝人遇上負面新聞或謠傳,就必需懂得拿出本事和誠意面對傳言和鎂光燈,讓危機變轉機。
做什麼行業皆可享有隱私權和尊嚴,公眾人物亦享有隱私受保障的權利,但藝人的隱私從小道消息漫延再攤在陽光下,不管是真假皆藏不住也躲不掉。可是,公眾人物被社會公評的事情,也應僅止於其工作領域,否則,閱聽人一不小心掉進盲從起哄的陷阱,成了他人自殺的共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殺率居高不下 南韓社會怎麼了?

是經濟大國抑或自殺王國? 白兆美 韓國經濟規模於 2005 年攀上世界第 10 之後,最近 5 年雖然排名都停留在世界第 14 ,但以人口 5 千萬的國家而言,其經濟成就仍然十分亮眼。韓國也曾依賴他國的經濟援助,如今在經貿、科技、文化體育與娛樂等各方面都有讓人稱羡的好成績,從成果來看,韓國人努力的拚勁與向上的毅力值得佩服。但從自殺數據看韓國,不得不讓人納悶「韓國社會是怎麼了」。 根據 OECD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分析資料顯示, 2012 年韓國的自殺率是 34 個 OECD 會員國之最,而且還是連續 10 年居高不下的十連霸,期間悄悄地被冠上自殺王國污名,此一標籤至今還是撕不掉。 韓國的自殺情形有多麼嚴重?數字會說話,例如 2012 年韓國自殺率是 OECD 會員國平均值的 2.4 倍, 2011 年每 10 萬人口中就有 33.3 人自殺死亡。其中老人、軍人、學生的自殺率特別高,凸顯社會上的家庭結構變遷造成的孤獨與疏離感,以及團體環境中嚴重的競爭關係與霸凌問題。 孤獨與貧窮   老人沒法安心活 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韓國,老人自殺率在 OECD 國家之中也早已占據第一名。統計顯示,每 10 萬名 65 歲至 74 歲老人之自殺率為 81.8 人,這比起日本的 17.9 人、美國的 14.5 人平均高出 5 倍之多;而 75 歲以上韓國老人的自殺率每 10 萬人之中高達 160 人。究其原因,自殺者之中獨居或無可依靠親人的比率高,也就是在步入老年之後,心態上感覺被社會遺棄、感到失落者多;同時還有因為本身或親人久病或親人離世 . 感到失落而自殺。 老人自殺率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結構改變,孤獨與失落感造成老人與社會產生相當大的疏離感,最後足不出戶,且因不輕易向他人或在社群網站等對外透露自殺念頭而更難防止悲劇的發生。還有因為經濟上的困頓,覺得走投無路最終選擇自殺。例如,兩年前自殺身亡的 78 歲李姓老太太,在遺書上表明她是因為被取消領取基本生活補助金資格而死。這一個例子警惕有關單位在審核發放補助金時,不能侷限於固定標準,而是需要更人性化地觀察與評估。李姓老太太係因其失業女婿找到了工作,便取消了她的生活補助金,她自認無法維持生計而選擇自殺。今天的社會與家庭觀念不若從前,已經不能抱有養兒防老的想法,政府機構只因家中...

慰安婦懸案未決 韓日高峰會遙遙無期_CNA 全球中央 4月

慰安婦懸案未決   韓日高峰會遙遙無期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2015.04   2015 年適逢南韓與日本建交 50 週年,兩國政府都有意要拉近關係,但雙方遇到領土爭議與慰安婦懸案至今仍未取得共識的關卡上。 中日韓三國領袖 2012 年 5 月在北京共同宣布,於當年內洽談東北亞三國自由貿易協定( FTA )的消息,曾對台灣造成震撼。台灣與大陸先前已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台灣本以為掌握了貿易經濟的先機,卻因未能整合社會各方意見與取得共識,形成躊躇不前的窘態。 說是三國的 FTA ,卻由於歷史懸案與領土主權爭議等因素,這兩年半期間,讓人覺得日本總是被劃到圈外。單就表相而言,習近平與朴槿惠、習近平與安倍晉三會面時的臉上表情,就能看出明顯的差別。南韓與中國大陸已簽署了 FTA ,但與日本之間的 FTA 雙雙步伐緩慢。 而去( 2014 )年,南韓總統朴槿惠曾公開表示「慰安婦問題是韓日兩國關係之中,具有象徵意義的懸案」,她希望 2015 年趁兩國迎接建交 50 週年之際,呼籲日本能夠做出樹立兩國嶄新關係的努力。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魯光鎰去年底轉述朴槿惠與安倍在亞太經合會( APEC )晚宴比鄰而坐時的主要談話時也透露,韓日兩國元首就慰安婦議題,將督促進行雙方局長級協議。 朴槿惠去( 2014 )年 12 月初接見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榊原定征會長一行人時即表示,先前舉行高峰會之後,兩國關係反而有退步的前例,所以在慰安婦議題方面,希望日本政府在兩國局長級會議上提出更有誠意的方案。 對於韓日兩國舉行高峰會的可能性,曾為資深外交官,現任執政新國家黨國會議員沈允肇透露,朴槿惠總統的左右手徐清源今年一月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時強調「兩國高峰會重在完善的事前準備工作,能否進行高峰會主要關鍵就在於慰安婦問題」,韓國方面十分介意高峰會時能否處理好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問題。 兩國之間的慰安婦懸案到底有多糾葛,竟然能夠成為阻擋雙方高峰會的指標性問題? 二戰時朝鮮半島   慰安婦達 16 萬人 現已 91 歲高齡的前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教授尹貞玉, 1988 年在一場名為「國際觀光與女性座談會(俗稱「買春觀光」)」上,首度對外發表她親赴曾受日本殖民的亞洲各國採訪「慰安婦」之後,公開提出二戰日軍慰...

制裁讓北韓急了 以民生之名走私中朝邊界

制裁讓北韓急了   以民生之名走私中朝邊界 2016.04. 白兆美 4月下旬,北韓內閣外務相(外交部長)李洙墉訪美,當時外界尤其關心他能否與美國國務院高層或聯合國秘書長會面。但後來證實他在紐約的活動範圍被限縮在聯合國總部、北韓大使館、住宿飯店,遑論與美方高層會談。美國方面後來透露,限縮李洙墉活動範圍係針對北韓試射 SLBM(潛射彈道飛彈)的報復。 北韓外相李洙墉在美停留時有關核試與美韓軍演的發言,引起國際間的注意,但美國總統歐巴馬並不買帳。 李洙墉說「如果美韓率先停止在朝鮮半島的聯合軍演,北韓也就有可能中止核試」。李洙墉強調美方要先表示善意。 對此,歐巴馬在漢諾威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聯合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時表示,北韓對於朝鮮半島非核化得先拿出認真態度,如此,美國即為了緩和緊張情勢,準備好對話。歐巴馬就李洙墉提出的要求,回覆不具考慮的價值。歐巴馬此番話,等同重申除非北韓先做到朝鮮半島非核化,否則免談的強硬態度。 北韓一邊在海上試射飛彈,一邊要求對話並要美韓停止軍演,恐怕是因為國內處境不大理想。事實上,在聯合國的嚴厲制裁後,也沒有本錢繼續耗下去,五月的勞動黨大會將屆,北韓得想法子找個下台階與出路。 》 遭受嚴重制裁打擊兩個月,北韓感受極大壓力,特別是因為老大哥中國的態度不同以往。 稍早前,習近平 3月 31日赴美參加第四屆核安全高峰會期間,表示「各方都應該全面完整地履行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中國對北韓確實履行制裁的決心十分明確。 中國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 4月份訪韓期間,與南韓外交部長尹炳世會面時表示,「黑龍江省在地方政府層面上,將積極為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北韓的決議提供協助」。 看來北韓這次真的孤立無援,逼急了,所以使出走私手段,偷渡物資穿越中朝邊界。 》》 北韓利用中朝邊境走私的管道大致可分類為: 與邊境海關人員及與國際線列車站務員之間的關係與賄賂、利用往返中朝的中籍人士走私禁運項目、針對制裁品項以偽造虛報方式進出口、利用緝查不易的時段進行海上交易、委託航空旅客托帶物品等多種方式。 這也顯示,國際間大聲說這一次是最強、最嚴厲的制裁,卻沒有真正遏止北韓私下進行貿易。北韓總是能找到辦法,打點各種關卡、打通邊境,順利運送貨品。 根據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