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韓媒集體反老闆 抗啥爭啥_201209

韓媒集體反老闆 抗啥爭啥?
白兆美《全球中央》2012.09.

以有損中立、公正立場為由,要求社長退出媒體的2012年南韓媒體工會連鎖罷工事件,除了打破媒體勞工有史以來罷工最久記錄之外,其訴求並未獲得具體成效。新聞媒體在南韓是人人稱羡的高薪職業,在優渥環境工作的人,何以要反老闆?這可從1980年代南韓在政治民主化過程當中,媒體曾經歷過的極悲慘8年歲月說起。

遠東戰事如火如荼時的1930~40年代,中國「炸不死的重慶之蛙」、日本「東京玫瑰」曾是參戰國的重要外交與軍事上的祕密武器。之後不到百年的歲月裡,雖不能以偏概全,但只要是執政者或發動政變者,或是富商大賈,將媒體視為必要的宣傳工具或提昇身分地位的手段。

半個多世紀後的1980年代,全斗煥坐上總統大位的同時,南韓媒體經歷了一場強制廢除與合併的浩劫,像是〈東洋放送〉、〈東亞放送〉併入KBS,原為民營的MBC被整編為公營廣電媒體,CBS的新聞製播功能被廢,迫使成為不能接廣告的純宗教頻道;數家新聞通訊社合併成一家公營的〈聯合新聞社〉;還有許多媒體人莫名被解職,可謂是一段新聞、言論、人權,甚至商業廣告都不自由的恐怖年代,但也因此促成後來1987年的電視台工會的成立。工會本以保護勞工權益為設立目的,然而南韓的媒體薪資優渥,社會地位高,20多年來新聞媒體工會若集體且連鎖性的罷工,並非屬單純爭取更高酬勞,而是代表對政府或經營團隊的不滿的自覺行動。這次MBC、KBS、YTN的工會正巧都要求公司社長辭職,因為社長們被認定是國王人馬,是選舉後的酬庸性質;他們也要求公正平衡的新聞報導,也反對新聞法案修正後,報社與財閥跨業經營電視台,以免造就政治立場鮮明的獨大寡占媒體。

今年的韓媒罷工可從2008年談起。2008年底南韓執政黨在國會臨時會上,企圖讓執政黨版本的廣電新聞相關修正法案闖關。對此,全國媒體工會自2008年12月24日要求國會撤回相關法案,並宣布26日起罷工(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1月12日)。參與媒體罷工的有MBC、SBS、YTN、CBS、EBS等電視台,傾左的〈大民族報〉、〈京鄉新聞〉等全國性報紙與〈釜山日報〉、〈大邱日報〉、〈每日新聞〉、〈京仁日報〉等主要的地方報紙,集中報導凸顯執政黨版本的廣電新聞相關修正法案內容具有爭議,加入所謂的「版面」罷工行列。

2009年7月南韓國會通過執政黨版本的「新聞法」與「廣電法」等有關媒體規範修正案,根據修正案得以同時經營或交叉持股報紙、廣電等媒體。執政黨認為,修正前的「禁止擁有複數的日刊報紙」、「推定市場支配性的事業者」等條文違憲,所以刪除了「禁止日刊報紙與新聞通訊以及廣電事業者之間交叉持股」、「禁止日刊報紙、新聞通訊或廣電事業的法人,不得持有同一業種暨二分之一以上持股」等條文內容,同時選定〈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每日經濟〉等4家日刊報社得以經營綜合廣電頻道,新聞通訊業的〈聯合新聞社〉則被選定為得以經營新聞專業廣電頻道。這裡的爭議不僅在於執政黨利用國會多數優勢迅速表決通過法案,更讓人詬病的是這幾家媒體皆偏右,與現今執政黨友好,導致反對者抨擊政府利用此一管道鋪路,順理成章增設御用傳聲筒與政策化妝師,甚至與1980年代全斗煥執政時期強制廢除或合併媒體的「一言堂」時代相提並論。

成立才4年多的「放送通信委員會」(與台灣NCC相似)8月14日任命「放送文化振興會」第9屆理事9人,成員包括留任3人在內,總共6個人與執政黨走得很近。振興會又是MBC的最大股東,要MBC經營團隊有什麼新作為,事實上很不樂觀。而且連鎖罷工的4大媒體KBS、MBC、YTN、YNA,事實上有個共通的幕後老闆,公營事業分別占了一半以上的持股,董事會是以國會席次比例分配,KBS與MBC董事會的朝野比例分別為 7:3與 6:3,所以董事會成員多半支持執政黨,在野就難以在公營媒體上發聲;由政府公營事業持有58.5%股份的「新聞通信振興會」,正是新聞專業頻道YTN的大股東,對YTN任命社長及經營上具有關鍵的行使權,所以幾家大媒體都要被懷疑要淪為御用宣傳機構。

一如往常,這次媒體罷工前,其工會皆曾進行為期7天的投票,結果都以壓倒性贊成票數分別展開罷工抗爭。2012年最先發難的是曾經因為深入報導《黃禹錫》(複製胚胎研究造假事件)、《狂牛病》(美牛進口事件)而震撼全國的〈PD手冊〉團隊所屬電視台MBC(文化放送),接著是類似台灣公共電視的KBS(韓國放送公社)及YTN電視(聯合新聞網)加入。看到這幾家新聞的權威或綜藝和戲劇常勝軍的記者與導播集體罷工,很容易誤以為抗爭者會達成目標,然而,以成敗論,這次罷工事件對執政當局或經營團隊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KBS「新工會」(編按:KBS「新工會」係指「全國言論勞動組合」KBS本部,是KBS內的第二工會,成員以新聞記者與導播為核心,簡稱「新工會」)在KBS內部屬於少數,MBC雖有半數以上的員工與幹部加入罷工行列,但訴求未被接納。這可能是因為電視台在罷工期間未曾發生播送中斷的事件,易言之,大型企業罷工時,商品生產線停工而造成缺貨、漲價等社會層面的負面效應,政府、人民與媒體,甚至國際間也能知道(尤其是轉接競爭國的訂單時);而電視台的製作若停擺,頻道本身的廣告收益可能減少之外,對人民似打無關痛癢,一般大眾較無感,擁有電視頻道的業者可祭出「重播」手段,且能趁機大量引進臨時替代人力如派遣人員上陣,不怕找不到人製播,節目編排與名稱都沒變,消費者通常搞不清楚狀況。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今年媒體罷工之所以這般未能產生廣大迴響,究其原因,朝鮮、中央、東亞等三大報社與其他電視台同業都沒有具體報導MBC等媒體連鎖長期罷工事件有關。所以閱聽人認為媒體罷工是勞資關係,或政治對立關係,或社會的保守派與進步派之間的立場衝突,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媒體的政治人事佈局或頻道的公器私用。

已有多次罷工經驗的幾家媒體,在今年進行的長期抗爭當中,提出「反空降社長」、「反不公正報導(反公器私用)」訴求,也連帶著反對親李明博政權的保守媒體〈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等兼營電視頻道。簡言之,罷工者為了反對媒體淪為執政者御用,反對政治立場鮮明傾向執政黨的大型報社或財閥有機會成為兼營電視與報章媒體巨獸。從1月底到7月中旬的170天,MBC雖打破有史以來媒體罷工最長紀錄,KBS也由新聞部為主軸,從3月到6月,拒做御用報導94天。與台灣的中央通訊社性質相似的聯合新聞社(YNA)與聯合新聞網(YTN),雖也強烈要求撤換社長,這些主要電視台與通訊社的兩大訴求暫告失敗。而且今年的主要媒體罷工,對執政黨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在4月的國會選舉仍拿到過半席次。

30年前是槍桿子出政權,媒體被迫屈服於軍政下,如今媒體能載舟亦能覆舟,成了政黨與財閥爭相得手的禁臠。因為媒體不同於其他產業,媒體經營人與新聞從業人員,不能只顧營收或私利,這次南韓MBC、KBS、YTN 等重要媒體罷工事件,凸顯了南韓新聞媒體的良知。回到工作崗位的媒體人雖更積極批判權力,並牽制有失中立客觀的新聞報導,但晚間9點新聞黃金時段的裡外都沒有受到罷工效應,仍然未脫「政令宣導」之嫌,但年初連鎖罷工的媒體工會成員揚言將再發動罷工抗爭,直到讓媒體成為獨立公正的言論平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脫北者悲歌_201202

飢寒交迫 逼出二十萬脫北者 2012.02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 十年前的 2002 年春,國際新聞畫面常見發生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人公然翻牆試圖進入外國管轄使館區域,一旁也有大陸公安阻止的場面。硬闖外國使館的人都來自北韓,這一年就有超過 160 位「脫北者」,成功地透過闖入駐北京外國使館的方式,脫離了北韓政權,離開中國大陸走向另一個未知新世界。 所謂「脫北者」一詞,依據南韓法律其名稱為「北韓離脫住民(簡稱:脫北者)」或「新住民」,定義上原本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設有住址,有直系親屬、配偶、職業等,後脫離北韓而成為大韓民國國民,並且除了南韓國籍之外,未取得其他國籍者。 世界資訊一點通,絕大部分的世界公民都能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消息,惟獨北韓至今仍是全球最封閉且獨裁的政體,一般人民沒聽過什麼叫人權、自由,任何事都由早已神格化的金日成、金正日說了算,因此, 1990 年代之前,極少聽聞北韓政治難民尋求庇護的消息,然而,就在二十世紀最後幾年之間,偷偷逃離北韓的人民明顯大增。 何以被統治整整半世紀之後,才有人想到要逃離北韓呢?最大的推進作用,其實來自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飢寒迫使北韓人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試著安慰五臟廟,冒險出走。一個人決定離鄉背井往外延伸觸角,自古以來多半是經濟考量,但也有人是為了追求理想。對於北韓人民而言,理想就是每天頌揚領袖,感謝領袖賜予的糧食,成為打倒美帝、日本、南朝鮮的尖兵。 北韓在 1990 年代傳出嚴重飢荒,有近 300 萬人口餓死,送到勞改營後過勞死、餓死、虐死者,近 30 年估計年平均約有 4% 至 20% 。勞改營當中,最為外界所知的是咸鏡南道境內的「耀德政治犯收容所 (Yodok concentration camp) 」,由於其他政治犯勞改營幾乎是只進不出,亦即只有屍體能離開,但第 15 號管理所(即「耀德」)除了有「完全管控區域」(約 3 萬 5 千人),也有或者有一天能活著出去的「革命化區域」(約 1 萬 5 千人,多半是被送到北韓的旅日韓僑及政治犯的家屬),也因此,國際人權團體所掌握的北韓政治難民證詞,多半來自耀德收容所。例如, 1977-87 年間被關在革命化區域的姜喆煥回顧,所內每年估計有 4% 的人非自然死亡; 1995-99 年被關過的李永國則推測...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

韓國開放「複數國籍」_200910

韓國開放「複數國籍」 華僑、外配沒份 《全球中央》2009.10. 白兆美 韓國法務部即將在這個( 10 )月向國會提交國籍法修正案,這次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複數國籍」條例。韓國政府為了提昇競爭力,延攬優秀國際人才,擬修法「容忍」複數國籍,但由於法案中仍將華僑排除在適用範圍外,讓多年來努力取爭取更佳保障與福利的僑界歎喟不已。 國籍法修正案中最引人矚目的內容: 摘 要 說 明 雙重國籍者的用詞變更 「二重(雙重)國籍者」名稱變更為「複數國籍者」。 新增複數國籍者管理方案 在法令的適用方面, 複數國籍者在韓國境內,不得享有外國籍的地位 ,俾使將因「複數國籍」而衍生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外國人才特別歸化制度(簡化優秀外國人才的歸化程序) 為提昇國家競爭力,在科學、經濟、文化、體育等領域有卓越表現而符合國家利益者,將不必考歸化考試、不受居住韓國五年的限制,僅提出 放棄行使外國籍權利切結書 (註) ,即可擁有複數國籍資格。 (註) 擁有複數國籍者,不得在韓國國內同時扮演多國籍的角色,只能選擇使用一種國籍。 國籍選擇催促制度(改善先天性複數國籍者的韓國籍自動喪失制度) 因與外國人的婚姻或因父母旅居國外時取得外國籍者,經通報後一年尚未選擇國籍時,喪失韓國籍。 根據適用「屬人主義」精神的韓國「國籍法」規定,除了先天性的取得國籍之外,另有婚姻、認知、歸化、伴隨、恢復國籍等的後天性國籍取得方法。有關喪失國籍方面,則有雙重國籍者的國籍選擇、放棄國籍、取得外國國籍等原因的規範。 柳承俊事件發酵 雙重國籍惹人厭? 2002 年發生所謂的「柳承俊事件」,曾是韓國當紅偶像歌星的柳承俊,在演藝界一片看好之際接獲兵單,入伍前夕突然飛美並取得美國公民權,為此,柳承俊雖不必服兵役,但其韓國籍自動喪失,一連串的災難自此發酵。 身為人氣極高的公眾人物,受到嚴厲的輿論撻伐和社會各方的壓力,以同時擁有美國公民權和韓國籍的大男生而言,認為先選擇美國籍,即可免除韓國兵役,等風頭過了再重返韓國演藝界即可,但當時韓國內對柳承俊的反感情緒高漲,輿論炒熱 雙重國籍、逃兵嫌疑和背叛民族情感的話題, 從此,柳承俊被「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