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務員淘汰制_201109

公務員淘汰制
-以首爾為例
《全球中央》2011.09 白兆美

去年(2010)南韓企劃財政部、外交通商部、行政安全部等15個政府部門公務員的每人平均年薪為5200萬韓元,與300人以上規模的南韓民間企業(3969萬韓元)的平均年薪相比足足多出30%。而在諸公務部門當中,外交通商部的平均年薪更高達9500萬韓元,在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時候確實羡煞不少人,也難怪,近十數年來「公務員」一直在南韓最受歡迎的職業中名列前茅,最近一年更是明顯。
參考近一年的未來希望職業相關調查就知道,無論是國高中或大學生,他們選擇的心目中的最愛並非三星、現代等大企業,而是公務員。今年3月,一家人力資源網站針對大學生進行有關擇偶條件顯示,名列前三名的依序是公務員、教師、公營企業職員,而且三項合計就占了46%;今年8月,忠清道教育廳公布的高中生未來希望出路調查結果顯示,公務員也是高居第一位;一家民間教育機構去年針對中學生進行的調查中也發現,青少年未來想要從事教師、醫生以及公務員,分居希望職業前三名。教育單位分析,年輕學子已經查覺到就業難,也重視職場的穩定性,才會產生捨民間大企業就公務機構的選擇工作趨勢。
南韓的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以及公營單位等公職人員數加總接近百萬大關之際,政府與執政黨仍然有意要增加社福、消防等部門公務員名額。其實,李明博當選南韓總統之後,有別於盧武鉉政府提出「大政府」政策,強調公務員應著重精實的「小而美政府」,所以曾宣示透過部室裁併方式,縮減約7千個公職人員,但最後減了32百多人,但又另增約5千個,公務員數字反增無減。
說到人事縮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原本可以成為分水嶺的,南韓大幅縮減公務人力就發生在隔年。當時總統金大中從前朝接收財經爛攤子,同時幣值大貶的結果國民平均所得遽降,民間倒閉緊縮頻傳,標榜「國民的政府」的金大中為此將全國的公務人員從935千多人逐年縮減到2001年的86萬餘人。而「行動的政府」盧武鉉政府上台之後,雖在2005年因鐵道廳的公司化而自然縮減56百多公務人力,但盧武鉉政府把公務員增加到975千多人,比前朝多出10萬個公務人力。至於標榜「小而美」的李明博政府至今年6月底止全國具有公務員身分者也增至982千多人,公務人力不減反增。
公務員有這麼好當、只要考上就等於捧著鐵飯碗嗎?事實不然,根據國家公務員法第73條規定,任用權者對於執行職務能力不足者或考績極劣者,或對於即將接受罷免、解任、降級、停職等懲處者,因刑事案件被起訴者,得下達解除其職位的命令。除了法律規範之外,社會上普遍期望政府儘速推動部分單位的法人化與民營化,持續推動首爾市自2007年推行,轟動全國的「公務員退場機制」。
俗諺『新官上任三把火』, 2006年當選首爾市長的吳世勳,上任10個月後推出讓市民拍手叫好的公務員退場制,透過考核評鑑以及再教育和調職等措施篩揀出能力不足或不適任的公務員,因此2007年就淘汰掉首爾市府公務員102人。首爾市大刀闊斧進行人事改革案之後,一些中央或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單位也陸續跟進,猶如把退場機制拿來當行政革新與結構調整的試金石與部門成效。
不適任公職者要如何評估呢?一般透過執行公務綜合評鑑,另行提出「不適合共事者」名單。前者類似常見的終考績考核,後者像是在部門裡進行另類的人氣投票,投票挑出對於部門績效與和諧造成負面影響的同事。不過,像這種為了淘汰而淘汰的齊頭式方法,很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例如某地方政府以150人為一群組,硬是規定篩選出2個淘汰名單,也有些是要依單位別淘汰定額,但一個部門的人力優劣分配不可能完全一樣,若單以名額或比率淘汰有失準之虞。
曾任地方政府公務員長達24年、前公務員工會慶南本部長李炳河就強調,公務員規範本身已有退場制度,不必另外端出名份剝奪工作權,他認為握有人事權者一旦還得需要另找名目去淘汰人力,就表示他們沒有嚴格執行監督之責,也沒有對業務與人事考核好好把關。
隨著執政者交替,發生人事與單位的調整是司空見慣的,駐外單位在公部門縮減風波中也不能倖免的,有時是淘汰單位內的固定比率人力,但有時是整個單位裁撤,多個駐外使館也曾經歷過撤館的命運,駐外單位當中,領務工作量相當繁重,領事每天沒有所謂的午休時間或深夜凌晨之分,同等於24小時待命,卻也要隨著政府的公務人力調整,必要時還得裁減人力。
如果必需執行一定比率的人事淘汰制,身為公務員的當事者比較能接受什麼方式呢?一位資深外交官認為,依經驗來看,單位內投票淘汰的爭議最小。只是,絕大多數的單位是由主管評鑑,造成有些公務員擅於察言觀色,好讓自己押對寶跟對人。
首爾市不適任公務員淘汰制起跑一年後的20084月最終淘汰人數出爐後,轟動一時,社會普遍對於首爾市府給予正面評價。首爾市等各政府部門所採用的退場機制,並不包括退休、自動離職等自願因素,但也不是開出所謂要淘汰的不適任名單就可以強制讓人走路。名單出爐後啟動退場機制前,需經過半年的「改造」再教育計劃來評估,例如暫調其他部門或分派單純從事勞動服務性質的非專業職務工作,半年後再評估後做最後決定。
在所有公務機關當中,執行淘汰制度最有力也最受市民歡迎的首爾市政府,其強制淘汰制度只短短維持了4年便宣告終止。首爾市公務員工會在2008年就控訴,被列入觀察名單的公務員多半會產生挫折與被羞辱的負面情緒,期間一位被迫進行再教育的公務員,因抱病參與十天九夜的國土巡禮健行活動而瘁死,工會痛批吳世勳是為了個人政治生涯,為求人民的高支持度,拿公務員的犧牲做籌碼,藐視公務員人權,強烈要求廢除3%淘汰制度。
首爾市的不適任公務員淘汰制度進行4年後,吳世勳就宣布廢止淘汰制,他談到為何要中止市民普遍叫好的制度時表示,市府品質與效率已得到改善,2010年首爾市被評為清廉度第一名的公家機關,所以未來將執行獎勵導向的評鑑考核。

大國黨的吳世勳雖然在2010年連任成功,但開票結果絕大多數公務員選票倒向民主黨候選人,而南韓的下屆總統大選就在明年舉行,因此廢除不適任公務員淘汰制度的原因,或許與選舉有相當的關聯。不過,這一種淘汰制度已在部分中央單位及地方政府採行之中,採用淘汰制的單位相信這個制度將更加提升公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與業務效率,同時也能一新公部門的形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脫北者悲歌_201202

飢寒交迫 逼出二十萬脫北者 2012.02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 十年前的 2002 年春,國際新聞畫面常見發生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人公然翻牆試圖進入外國管轄使館區域,一旁也有大陸公安阻止的場面。硬闖外國使館的人都來自北韓,這一年就有超過 160 位「脫北者」,成功地透過闖入駐北京外國使館的方式,脫離了北韓政權,離開中國大陸走向另一個未知新世界。 所謂「脫北者」一詞,依據南韓法律其名稱為「北韓離脫住民(簡稱:脫北者)」或「新住民」,定義上原本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設有住址,有直系親屬、配偶、職業等,後脫離北韓而成為大韓民國國民,並且除了南韓國籍之外,未取得其他國籍者。 世界資訊一點通,絕大部分的世界公民都能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消息,惟獨北韓至今仍是全球最封閉且獨裁的政體,一般人民沒聽過什麼叫人權、自由,任何事都由早已神格化的金日成、金正日說了算,因此, 1990 年代之前,極少聽聞北韓政治難民尋求庇護的消息,然而,就在二十世紀最後幾年之間,偷偷逃離北韓的人民明顯大增。 何以被統治整整半世紀之後,才有人想到要逃離北韓呢?最大的推進作用,其實來自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飢寒迫使北韓人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試著安慰五臟廟,冒險出走。一個人決定離鄉背井往外延伸觸角,自古以來多半是經濟考量,但也有人是為了追求理想。對於北韓人民而言,理想就是每天頌揚領袖,感謝領袖賜予的糧食,成為打倒美帝、日本、南朝鮮的尖兵。 北韓在 1990 年代傳出嚴重飢荒,有近 300 萬人口餓死,送到勞改營後過勞死、餓死、虐死者,近 30 年估計年平均約有 4% 至 20% 。勞改營當中,最為外界所知的是咸鏡南道境內的「耀德政治犯收容所 (Yodok concentration camp) 」,由於其他政治犯勞改營幾乎是只進不出,亦即只有屍體能離開,但第 15 號管理所(即「耀德」)除了有「完全管控區域」(約 3 萬 5 千人),也有或者有一天能活著出去的「革命化區域」(約 1 萬 5 千人,多半是被送到北韓的旅日韓僑及政治犯的家屬),也因此,國際人權團體所掌握的北韓政治難民證詞,多半來自耀德收容所。例如, 1977-87 年間被關在革命化區域的姜喆煥回顧,所內每年估計有 4% 的人非自然死亡; 1995-99 年被關過的李永國則推測...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

韓國開放「複數國籍」_200910

韓國開放「複數國籍」 華僑、外配沒份 《全球中央》2009.10. 白兆美 韓國法務部即將在這個( 10 )月向國會提交國籍法修正案,這次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複數國籍」條例。韓國政府為了提昇競爭力,延攬優秀國際人才,擬修法「容忍」複數國籍,但由於法案中仍將華僑排除在適用範圍外,讓多年來努力取爭取更佳保障與福利的僑界歎喟不已。 國籍法修正案中最引人矚目的內容: 摘 要 說 明 雙重國籍者的用詞變更 「二重(雙重)國籍者」名稱變更為「複數國籍者」。 新增複數國籍者管理方案 在法令的適用方面, 複數國籍者在韓國境內,不得享有外國籍的地位 ,俾使將因「複數國籍」而衍生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外國人才特別歸化制度(簡化優秀外國人才的歸化程序) 為提昇國家競爭力,在科學、經濟、文化、體育等領域有卓越表現而符合國家利益者,將不必考歸化考試、不受居住韓國五年的限制,僅提出 放棄行使外國籍權利切結書 (註) ,即可擁有複數國籍資格。 (註) 擁有複數國籍者,不得在韓國國內同時扮演多國籍的角色,只能選擇使用一種國籍。 國籍選擇催促制度(改善先天性複數國籍者的韓國籍自動喪失制度) 因與外國人的婚姻或因父母旅居國外時取得外國籍者,經通報後一年尚未選擇國籍時,喪失韓國籍。 根據適用「屬人主義」精神的韓國「國籍法」規定,除了先天性的取得國籍之外,另有婚姻、認知、歸化、伴隨、恢復國籍等的後天性國籍取得方法。有關喪失國籍方面,則有雙重國籍者的國籍選擇、放棄國籍、取得外國國籍等原因的規範。 柳承俊事件發酵 雙重國籍惹人厭? 2002 年發生所謂的「柳承俊事件」,曾是韓國當紅偶像歌星的柳承俊,在演藝界一片看好之際接獲兵單,入伍前夕突然飛美並取得美國公民權,為此,柳承俊雖不必服兵役,但其韓國籍自動喪失,一連串的災難自此發酵。 身為人氣極高的公眾人物,受到嚴厲的輿論撻伐和社會各方的壓力,以同時擁有美國公民權和韓國籍的大男生而言,認為先選擇美國籍,即可免除韓國兵役,等風頭過了再重返韓國演藝界即可,但當時韓國內對柳承俊的反感情緒高漲,輿論炒熱 雙重國籍、逃兵嫌疑和背叛民族情感的話題, 從此,柳承俊被「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