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喜怒哀樂之燒酒人生_201312

喜怒哀樂之燒酒人生
白兆美

燒酒代言  韓流最夯女星包辦

李孝利、具惠善、李珉廷、申慜娥、宋惠教、朴敏英、河智苑、申世炅、UEE、金泰希、孫淡妃、閔孝琳、具荷拉、金泫雅…,都是知名韓流偶像明星,她們之間另外有一個共通點,不單單是指A咖美女或大咖,而是「酒」。

各行各業到了年底特別忙碌,趕出貨衝業績,許多名為忘年的飯局。韓國的年終聚餐雖與台灣的尾牙類似,但「酒」所占據的份量恐怕無人能比。

2013年的景氣不如預期,南韓也因為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導致食品消費市場明顯萎縮,但根據尼爾森市調公司10月發表的2013上半年「快速消費商品」趨勢報告顯示,惟有酒類銷售與營業額一枝獨秀。雖不能斷言不景氣時酒就賣得更好,但韓國人鍾情於酒應該不會有錯。

接觸酒的人,多半是因為酒能助興又可澆愁,喝到第3攤的「炸彈酒」後,無論飲酒的動機是什麼,通常是「茫了、掛了」。這種場合,能「存活」的可能達官顯要董座輩的,因為依照常理,他們通常會找來「白騎士」或「黑薔薇」,默默助陣,幫忙代喝或擋酒。喝酒有時還能成為避責工具,因為酒後闖禍就怪到酒,對人竟然還會選擇原諒。

看過韓劇的人應該有注意到,劇中總是出現吃吃喝喝的場景。無論婆媽劇、偶像劇,不管劇情是灑狗血或清純的,不分老中青或男女,幾乎每一集都能安排飲酒場景,國外戲迷看了大概會以為韓國人怎麼都是「不喝不相識」。

所有的酒類之中,「燒酒」做為南韓的國民酒當之無愧。只要看廣告代言人就知道燒酒多「強」。數字會說話,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1年韓國燒酒大廠「真露」穩坐全球蒸餾酒銷售冠軍寶座,這一款酒的年銷量超過6千萬箱(30瓶/箱),銷量比第2名思美洛伏特加要多出近2.5倍。若考量到燒酒並非廣範銷到全球市場,歐美對於韓國燒酒很陌生的情況的話,那些驚人的銷量幾乎來自於國內,完全符合深受全國人民愛戴的愛國型「國民酒」定義。

韓國人為何獨鍾燒酒?

近十年,國際上對韓國的認知普遍來自於三星、LG等資訊科技產業、奧運等體育賽事,以及韓流演藝等光鮮亮麗的一面。但翻開朝鮮半島的歷史,韓國人數千年來受制於強鄰下,至20世紀中葉都處於選擇與鄰國妥協,也處於不能完全自主的狀態,因此性情原本溫和而多些哀傷。悲苦的人特別喜歡藉酒澆愁,平民老百姓就以庶民的、大眾的酒獲得安慰。庶民不若王親貴族與文化墨客,不必要懂酒、吟詩或表現優雅,所以純就助興、澆愁、壯膽、拉近距離,甚至為了養生目的飲酒。

由於燒酒銷量太大,為了快速地大量生產,不太講究慢工細活,蒸餾酒的味道就像是簡單以酒精滲水稀釋的飲品,所以還不習慣韓國燒酒的外國人,通常不會覺得可口。可是對韓國人而言,它即便宜又能隨時隨地買得到,而且容易醉,所以想熱絡氣氛、發洩怒氣,燒酒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快樂也~想念也喝了攏同款

南韓歌壇女神李孝利,長久以來擔任燒酒廣告明星,另外,李炳憲的新婚妻子李珉廷、〈江南StyleMV中與Psy大跳性感舞的泫雅都曾是燒酒代言人。若有男星躋身燒酒代言人,也只有能像宋仲基、劉亞仁那樣的花美男才受到酒商青睞,可見韓國燒酒的目標客群是年輕世代。不過,去年底,「江南大叔」Psy首度擊敗所有高人氣女藝人,成為南韓最大廠牌燒酒代言人,還拍了十多種「飲酒方法」的短片放在youtube上,利用psy的高知名度,酒商也有意讓燒酒大舉進軍國際市場。

其實韓國燒酒除了龍頭老大「真露」之外,至少還有十多種品牌,有些甚至只在特殊場合出現,例如釜山的「大鮮」釀酒廠一款名為「想念也」已成為釜山地區葬禮與祭祀專用燒酒。為何是專用呢?因為懷念故人,所以用「想念」,該酒廠另有一款名為「快樂也」燒酒,成分度數與「想念也」相同,顧名思義快樂時喝「快樂也」、思念時喝「想念也」,名稱不同可通吃喜慶喪禮,還多了一分幽默趣味性。

喝到茫是為哪樁?

酒文化也能反映民族性。韓國接受群體與顧全大局的性格十分明顯,即使平常尊重每一成員乃獨立個體、各有各的特色與好惡的事實,但在面對事情時,個人通常自動變身「隱藏版」,而配合大局或群體,展現一致團結合作的精神。所以韓國人為了一個目標,號召眾人之力成事已是常態。

近代的飲酒文化,可回溯1960年代從農業社會轉入工商經濟時期,亦即從物資匱乏困頓轉為經濟起飛的時間點。工商業發展初期,勞力密集產業功不可沒,其中勞工出力甚多,而勤奮的勞工將一天的疲憊與悲苦情緒,藉酒獲得慰藉。

在劇烈競爭的環境裡,韓國的上班族在職場受到相當大的壓力,所以有些人將飲酒視為預防心病的出口,化解抑鬱。可謂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傷心不如傷身吧!還有為了化解半生不熟的尷尬氛圍、壯膽以便表達心境、打破彼此之間的藩籬,為使氣氛融洽,喝酒還是他們相當普遍的選擇。所以大學新生訓練、校慶活動,職場上談生意、升遷、被炒魷魚,搬新家等各式場合皆可見有酒相伴。

韓國人在酒席上常見勸酒的情形,習俗上,若酒杯沒見底是不可以添酒的,所以與韓國人同席時,乾杯後把酒杯倒過來抖一抖表示尊重同席者,也表示很阿莎力。乾杯後再添酒,除了自己喝,還喜歡將喝乾的酒杯遞給他人以表敬意或示好。由於酒經常在扮演溝通工具的角色,因此在一個團體裡,酒量好的人,甚至被人羡慕,因為會喝還會被認定是擅長於社交、辦事能力比較強的人。

政府贊助大學生「節酒社團」

說到燒酒、清酒、白酒、威士忌、紅酒、啤酒、伏特加,可能會聯想到韓日中英法德俄,各國的代表性酒類相當鮮明。韓國人興致來時以續三攤的「炸彈酒」收尾,能喝這麼多,除了可能是酒量好,還有可能是因為容易買到酒,另外也因為總會有人幫忙結帳。

一般歐美購買菸酒的商店營業時間都是限定的,買酒相對地不方便,即使在歐美酒館,因為習慣上得即點即付,每喝一杯就要掏一次錢,喝起來恐怕礙手。反觀東方習慣喝完才結帳,席間勸酒灌酒就成了平常事,暴飲乃至不醉不歸遂有常態之感。

在生活上韓國人容易取得酒,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便利商店、餐飲店與酒館可提供酒品,任何人下了課或下了班,咫尺距離就能走到供應酒類的店家;不好酒的人,若想以「開車」這類極正當的理由拒喝也難,因為要勸酒的人甚至願意幫忙付代理駕駛費用,還有些人是聯袂去汗蒸幕過夜。

台灣也是隨處買得到酒,喝酒闖禍事件也時有所聞,可是派駐台灣的韓商或與台灣人洽公洽商過的韓國人,對於台灣上班族無論多忙,一到中午即可大方放下手邊事情,吃午餐睡午覺感到即驚且羡。職場韓國人,主管沒休息不敢放鬆,事情沒辦妥也不離開崗位,所以看到台灣人總是泰然,也不介意他人眼光的樣子,讓他們羡慕不已。


三星企業就曾在社內下達節酒令,勸導不勸酒不灌酒,企業內部發起改善飲酒風氣。而大學正逢脫下制服,開始學習喝酒的萌芽期,事實上,韓國的大學校園周邊的酒店相當多,學生處於容易接觸酒的環境裡。有鑑於此,韓國保健福祉部從2007年起,支援大學生成立「節酒社團」,至今可望超過100所大學開辦節酒社團。近6年來,大學節酒社團多少對於青年學子少碰酒或進一步戒酒方面產生效果。從而應可期待社會上的喝三攤風氣,逐步地改善並建立較健康的飲酒文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殺率居高不下 南韓社會怎麼了?

是經濟大國抑或自殺王國? 白兆美 韓國經濟規模於 2005 年攀上世界第 10 之後,最近 5 年雖然排名都停留在世界第 14 ,但以人口 5 千萬的國家而言,其經濟成就仍然十分亮眼。韓國也曾依賴他國的經濟援助,如今在經貿、科技、文化體育與娛樂等各方面都有讓人稱羡的好成績,從成果來看,韓國人努力的拚勁與向上的毅力值得佩服。但從自殺數據看韓國,不得不讓人納悶「韓國社會是怎麼了」。 根據 OECD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分析資料顯示, 2012 年韓國的自殺率是 34 個 OECD 會員國之最,而且還是連續 10 年居高不下的十連霸,期間悄悄地被冠上自殺王國污名,此一標籤至今還是撕不掉。 韓國的自殺情形有多麼嚴重?數字會說話,例如 2012 年韓國自殺率是 OECD 會員國平均值的 2.4 倍, 2011 年每 10 萬人口中就有 33.3 人自殺死亡。其中老人、軍人、學生的自殺率特別高,凸顯社會上的家庭結構變遷造成的孤獨與疏離感,以及團體環境中嚴重的競爭關係與霸凌問題。 孤獨與貧窮   老人沒法安心活 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韓國,老人自殺率在 OECD 國家之中也早已占據第一名。統計顯示,每 10 萬名 65 歲至 74 歲老人之自殺率為 81.8 人,這比起日本的 17.9 人、美國的 14.5 人平均高出 5 倍之多;而 75 歲以上韓國老人的自殺率每 10 萬人之中高達 160 人。究其原因,自殺者之中獨居或無可依靠親人的比率高,也就是在步入老年之後,心態上感覺被社會遺棄、感到失落者多;同時還有因為本身或親人久病或親人離世 . 感到失落而自殺。 老人自殺率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結構改變,孤獨與失落感造成老人與社會產生相當大的疏離感,最後足不出戶,且因不輕易向他人或在社群網站等對外透露自殺念頭而更難防止悲劇的發生。還有因為經濟上的困頓,覺得走投無路最終選擇自殺。例如,兩年前自殺身亡的 78 歲李姓老太太,在遺書上表明她是因為被取消領取基本生活補助金資格而死。這一個例子警惕有關單位在審核發放補助金時,不能侷限於固定標準,而是需要更人性化地觀察與評估。李姓老太太係因其失業女婿找到了工作,便取消了她的生活補助金,她自認無法維持生計而選擇自殺。今天的社會與家庭觀念不若從前,已經不能抱有養兒防老的想法,政府機構只因家中...

慰安婦懸案未決 韓日高峰會遙遙無期_CNA 全球中央 4月

慰安婦懸案未決   韓日高峰會遙遙無期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2015.04   2015 年適逢南韓與日本建交 50 週年,兩國政府都有意要拉近關係,但雙方遇到領土爭議與慰安婦懸案至今仍未取得共識的關卡上。 中日韓三國領袖 2012 年 5 月在北京共同宣布,於當年內洽談東北亞三國自由貿易協定( FTA )的消息,曾對台灣造成震撼。台灣與大陸先前已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台灣本以為掌握了貿易經濟的先機,卻因未能整合社會各方意見與取得共識,形成躊躇不前的窘態。 說是三國的 FTA ,卻由於歷史懸案與領土主權爭議等因素,這兩年半期間,讓人覺得日本總是被劃到圈外。單就表相而言,習近平與朴槿惠、習近平與安倍晉三會面時的臉上表情,就能看出明顯的差別。南韓與中國大陸已簽署了 FTA ,但與日本之間的 FTA 雙雙步伐緩慢。 而去( 2014 )年,南韓總統朴槿惠曾公開表示「慰安婦問題是韓日兩國關係之中,具有象徵意義的懸案」,她希望 2015 年趁兩國迎接建交 50 週年之際,呼籲日本能夠做出樹立兩國嶄新關係的努力。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魯光鎰去年底轉述朴槿惠與安倍在亞太經合會( APEC )晚宴比鄰而坐時的主要談話時也透露,韓日兩國元首就慰安婦議題,將督促進行雙方局長級協議。 朴槿惠去( 2014 )年 12 月初接見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榊原定征會長一行人時即表示,先前舉行高峰會之後,兩國關係反而有退步的前例,所以在慰安婦議題方面,希望日本政府在兩國局長級會議上提出更有誠意的方案。 對於韓日兩國舉行高峰會的可能性,曾為資深外交官,現任執政新國家黨國會議員沈允肇透露,朴槿惠總統的左右手徐清源今年一月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時強調「兩國高峰會重在完善的事前準備工作,能否進行高峰會主要關鍵就在於慰安婦問題」,韓國方面十分介意高峰會時能否處理好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問題。 兩國之間的慰安婦懸案到底有多糾葛,竟然能夠成為阻擋雙方高峰會的指標性問題? 二戰時朝鮮半島   慰安婦達 16 萬人 現已 91 歲高齡的前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教授尹貞玉, 1988 年在一場名為「國際觀光與女性座談會(俗稱「買春觀光」)」上,首度對外發表她親赴曾受日本殖民的亞洲各國採訪「慰安婦」之後,公開提出二戰日軍慰...

制裁讓北韓急了 以民生之名走私中朝邊界

制裁讓北韓急了   以民生之名走私中朝邊界 2016.04. 白兆美 4月下旬,北韓內閣外務相(外交部長)李洙墉訪美,當時外界尤其關心他能否與美國國務院高層或聯合國秘書長會面。但後來證實他在紐約的活動範圍被限縮在聯合國總部、北韓大使館、住宿飯店,遑論與美方高層會談。美國方面後來透露,限縮李洙墉活動範圍係針對北韓試射 SLBM(潛射彈道飛彈)的報復。 北韓外相李洙墉在美停留時有關核試與美韓軍演的發言,引起國際間的注意,但美國總統歐巴馬並不買帳。 李洙墉說「如果美韓率先停止在朝鮮半島的聯合軍演,北韓也就有可能中止核試」。李洙墉強調美方要先表示善意。 對此,歐巴馬在漢諾威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聯合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時表示,北韓對於朝鮮半島非核化得先拿出認真態度,如此,美國即為了緩和緊張情勢,準備好對話。歐巴馬就李洙墉提出的要求,回覆不具考慮的價值。歐巴馬此番話,等同重申除非北韓先做到朝鮮半島非核化,否則免談的強硬態度。 北韓一邊在海上試射飛彈,一邊要求對話並要美韓停止軍演,恐怕是因為國內處境不大理想。事實上,在聯合國的嚴厲制裁後,也沒有本錢繼續耗下去,五月的勞動黨大會將屆,北韓得想法子找個下台階與出路。 》 遭受嚴重制裁打擊兩個月,北韓感受極大壓力,特別是因為老大哥中國的態度不同以往。 稍早前,習近平 3月 31日赴美參加第四屆核安全高峰會期間,表示「各方都應該全面完整地履行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中國對北韓確實履行制裁的決心十分明確。 中國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 4月份訪韓期間,與南韓外交部長尹炳世會面時表示,「黑龍江省在地方政府層面上,將積極為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北韓的決議提供協助」。 看來北韓這次真的孤立無援,逼急了,所以使出走私手段,偷渡物資穿越中朝邊界。 》》 北韓利用中朝邊境走私的管道大致可分類為: 與邊境海關人員及與國際線列車站務員之間的關係與賄賂、利用往返中朝的中籍人士走私禁運項目、針對制裁品項以偽造虛報方式進出口、利用緝查不易的時段進行海上交易、委託航空旅客托帶物品等多種方式。 這也顯示,國際間大聲說這一次是最強、最嚴厲的制裁,卻沒有真正遏止北韓私下進行貿易。北韓總是能找到辦法,打點各種關卡、打通邊境,順利運送貨品。 根據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