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下降的朴槿惠和難產的總理
朴槿惠與坎坷命運的總理人選們
《全球中央》白兆美 2015.07
韓國是實施總統制,總統任期 5年,僅可擔任一屆。在閣揆的任命方面,是由總統提名再經國會聽證會以及要通過國會的同意。這種機制旨在國會牽制總統權力獨大,也象徵民意機構為人民把關的民主政治常態。
總理喻為可有可無職務 但又受到國會嚴格檢視

朴槿惠就任將屆任期的一半,卻已經有 2位總理辭職、 3位總理提名人在國會聽證前後就落馬。 6月裡,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襲擊南韓境內,造成大眾人心惶惶之際,國會在野黨議員也在磨刀霍霍,打算嚴格把關朴槿惠新任命的總理候選人。
提名作業與國會行使同意權的過程幾經波折之後,礙於MERS疫情有失控之虞。在此非常時刻,國家卻少了大當家閣揆,顯得詭譎又諷刺,在野黨若再拖延同意案,料想引起人民對政黨的反感。所以MERS使這次的閣揆同意案,讓國會議員們高高舉起之後轉為輕輕放下的局面。
朴槿惠政府的總理人選,從第一位提名人就過不了國會的檢驗。這個厄運一直延續至今,看似所有的總理人選都有著相同的坎坷命運。
朴槿惠上任二年餘 總理人選風波不斷
2013年 1月下旬,朴槿惠總統提名前憲法裁判所長、時任「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委員長的金容俊為朴槿惠政府首任的閣揆(國務總理),但因牽扯到卸任官員禮遇、不動產投機、長子兵役問題等道德瑕疵而提名 5天即落馬。
接著,朴槿惠提名前大法官安大熙,但也因為安大熙在任職律師時期
5個月即賺進 16億韓元(新台幣約 4,423萬元),又在法界疑似具有卸任官員禮遇之特權,安大熙連公聽會場都沒踏進去即被拒絕。
一連幾位在法界赫赫有名的總理提名人被刷下來之後,朴槿惠首度提名媒體記者出身、前中央日報主筆文昌克出任總理,但文昌克因對歷史的解讀上引起輿論撻伐,最後也主動退出仕途。
「世越號」慘劇提出辭呈的鄭烘原總理,因為要接手的閣揆人選一直難產,拖了整整 10個月才有前新世界黨黨鞭李完九進入國會聽證程序。李完九即便被指打壓媒體、本人與兒子有兵役方面的問題、炒房炒地皮之嫌等諸多事件未能清楚交代的情形之下,最後還能以 7票之差驚險通過國會的同意。但好景不常,上任才兩個月,因為「成完鍾名單(或稱「成完鍾門」)」使得各方逼退聲浪湧現,李完九也暗然辭去了總理職。朴槿惠政府又添了一位短命總理。
以提名資料來看,朴槿惠總統似乎對法律背景人士特別有好感,法轉政者顯得普遍。可是,無論提名誰,國會聽證會與輿論公評成了很大的考驗,才不過兩年三個月,就有 2人辭職、 3人提名後即因故未能順利通過國會同意權或自行退出。
簡言之,總理提名人過不了國會聽證會的關卡,即使就任總理,席子還沒坐暖就因牽扯出道德瑕疵或社會重大意外事件而下台。所以朴槿惠幾度徵詢適當人選,他們竟都興趣缺缺,尤其不想成為國會的箭靶。
朴槿惠提名的總理人選, 28個月以來,特權、收賄等道德瑕疵使之命運坎坷,出發時的步伐不穩,不久又發生摔馬情況,風波不息。
總統權力逐步縮小 政治制度邁向內閣制
到了上(6)月接近下旬時,朝野兩黨在總理任命案方面終於取得了共識。執政的新世界黨與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的黨鞭就黃教安國務總理任命案,決定在院會上處理閣揆任命同意案。黃教安獲國會通過,出任南韓第44任總理。同時民調也顯示,朴槿惠的支持率,原因之一受MERS疫情衝擊,支持度跌至29%,創上任以來低點。
總理難產的情形一再發生之後,朝野決定要攜手改善行使同意權過程所發生的枝節問題,所以雙方同意在國會的程序委員會裡成立「人事聽聞(聽證)改善小組」。
韓國是總統制國家,但在內閣任命上,總統提名後必需獲得國會的同意,而根據新出爐的國會法修正案,未來的行政命令也得事先取得國會的同意方可執行。可以預見韓國總統的權力逐步縮小,政治制度也將邁向內閣制。###
成完鍾名單:
前慶南企業董事長成完鍾,由商轉政,曾任第19屆國會議員,與政界關係良好。今年4月9日自殺身亡,留下所謂的「成完鍾名單」,整個事件亦稱「成完鍾門」。
從成完鍾的長褲口袋裡發現一份記載有姓名及金額的名單,咸認為那是收受賄賂之不當獻金。
名單包括時任朴槿惠總統大選職能總部本部長(現任仁川市長)劉正福(韓幣3億);時任朴槿惠總統大選組織總部本部長(現任國會議員)洪文鐘(韓幣2億);現任慶尚南道道知事(省長)洪準杓(韓幣1億);前青瓦台大統領祕書室祕書室長(2013.02~2013.08)許泰烈(韓幣7億);前青瓦台大總統祕書室祕書室長(2013.08~2015.02)金淇春(美金10萬);另有未具名的「釜山市長」(韓幣2億);未註明金額但有姓名的青瓦台大統領祕書室祕書室長(2015.03~)李丙琪、前國務總理(2015.2~2015.04)李完九。
成完鍾名單原本清一色都是執政黨人士,但檢方(2015年6月22日)傳喚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的常任顧問金漢吉,可以預見在野黨也與「成完鍾」名單脫不了關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