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正恩 難融國際、國際難容


《關鍵評論》 白兆美 2016.03.


今年(2016)初,即便北韓闡明對外政策堅守「自主、和平、親善」理念,還強調平壤當局將與世界人民加強相互關係,但始終沒能與他國有良性互動。再者,北韓一月 4度核試,二月初再試射被視為是長程飛彈的光明星四號。接連炫耀武力,尤其是核武能力,國際社會決以嚴厲措施對付北韓,中俄也不再一昧地袒護。
3月初,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 2270號決議,對北韓祭出前所未有的超強力度制裁措施。北韓立即以短程飛彈還以顏色,同時透過官媒強調,核子戰力改運用先制打擊方式,而且已經做好實戰部署。顯然要繼續以核威脅國際。
朝鮮中央通信報導,金正恩在視察新型大口徑多管火箭炮試射時,指示將實戰部署的核彈頭準備好,以利隨時發射;北韓擁有核控制力,核彈調整為輕量化(小型化),並且已經達到標準化與規格化(量化)以符合彈道火箭;金正恩參觀戰略軍司令部的彈道飛彈發射訓練時,指示要準備好無論在空中、地面或海上與海底,隨時都能向敵人發動核武攻擊。
許多時候的文攻武嚇,其宣傳目的、虛張聲勢的成份往往大於實質。北韓每逢太陽節(金日成生日)、金正日生日,(人民軍)建軍節、(勞動黨)創黨日等重大節日,以及美韓聯合軍演前後,總會有辦法引起世人的注意。然而此次北韓所做的各項威脅性宣示,的確具有實質的危險性。美軍司令就評估北韓保有發射洲際飛彈的能力,其射程涵蓋美加地區。
當北韓擁核,金氏政權更加為所欲為,國際社會更難與金正恩溝通。政權世襲以來,金正恩與民主、自由、人權、人道的普世價值距離遙遠,為了鞏固唯一領導地位,冷血肅清具威脅或違逆者。二月初,金正恩又處決了人民軍總參謀長李永吉,提拔鷹派的前人民保安部長、飛彈專才李明洙接任。勞動黨「對南(韓)」秘書兼統戰部長金養建去年(2015)車禍身亡。「NK知識人聯盟」代表金興光對此指出金養建車禍時間與地點不合常理,懷疑是因反對核試,被黃炳誓陷害,遭到金正恩除掉。
》》
毋庸置疑的,金正恩採行恐怖統治,又因發展核武威脅到區域安全,國際觀感普遍不佳。二月初,朴槿惠指開城工業區的外匯都進了金正恩的口袋而決定停工。對此,金正恩毫不猶豫地關閉開城工業區且驅逐南韓籍廠務人員。
開城工業區是南北韓經濟合作的象徵,也視為兩韓之間的緩衝地帶,少了這一道屏障,南韓倍感威脅,卻發揮了促使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對付北韓的效果。
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有意斷了金正恩發展軍武的財源。北韓沒有料到中國竟然贊成制裁決議,顯然現今兩國關係大不如前。
》》》
聯合國 2270號決議,制裁對象包括勞動黨外匯管理機關「 39號室」以及人民武力部「偵察總局」。根據決議,國際社會將凍結其資產。
朴槿惠指稱透過開城工業區支付北韓的外匯(支付幣別以美金或歐元為主)之中,七成進入「 39號室」。
「 39號室」就是金氏王朝的秘帳金庫,該單位擁有包括朝鮮大成銀行與高麗銀行在內的企業。海外 100多家北韓餐廳(其中近 50家開在中國,其餘多在亞洲各地),也是由 39號室經營。
偵察總局疑是管理傳統武器出口公司(青松聯合,Green Pine Association)的實際營運者。另外,在 2010年造成南韓 46名海軍死亡的天安艦擊沈事件、2014年索尼遭駭客入侵的背後主使矛頭也指向偵察總局。
國際社會要掐住金氏政權在海外的生財管道,阻斷北韓的對外貿易,切斷金融交易和貨品的運輸,限制航空油料、禁止礦產出口,限制北韓籍船舶停靠國際港口、禁止北韓籍航空器通過聯合國會員國。
》》》》
中朝關係不若以往,中國人民普遍認為北韓很麻煩,又因在中國的北韓外交與經貿人員頻惹事,讓當地居民起反感。
今年除夕北韓駐瀋陽外交官酒駕闖禍,越過中央線、逆向撞上計程車,造成 3人死亡。
北韓駐瀋陽總領事館丹東支部的領事,2月 7日晚上為成功發射光明星 4號(長程飛彈)舉辦慶功宴。活動結束後,因為酒駕造成對向駛來的計程車司機與兩名乘客共計 3人死亡慘劇。北韓駐瀋陽總領事館丹東支部則擔憂這起意外影響朝中關係,而丹東市民對於酒駕奪三命,感到憤怒。
北韓領事享外交豁免權,但得負起民事賠償責任。北韓領事湊不出賠償受害者各 50萬元、三人總共 150萬元人民幣,強迫丹東地區北韓的外貿人員捐款,引來當地北韓商社的怨聲。
北韓外交官酒駕闖禍之外,商社員也因酒醉與計程車司機起口角,還打傷了接到報案前來的公安。
這位李姓駐上海北韓商社員工,之所以打傷公安也能安然無恙,係因那公司是由勞動黨 39號室經營,李某的父親曾在勞動黨擔任過高層職務。
》》》》》
為何之前 6次的聯合國對北韓制裁決議都未能見效?

北韓長期以來的獨裁愚民政策,造就金正恩在國內比神明還要神氣。東北亞局勢緊張之際,北韓天天上映對黨國效忠的大團結戲碼,聲討美韓,兩天就有超過 150萬人志願入伍、誓言滅敵。另外,國際社會的消極也是癥結所在,因此第 2270號決議不要淪為紙老虎,確切又徹底執行才能實質阻擋金氏發展核武。畢竟,北韓發展核武,擁核自重,國際社會難與金正恩溝通,絕對是北韓人民與國際的災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脫北者悲歌_201202

飢寒交迫 逼出二十萬脫北者 2012.02 CNA NEWS WORLD  白兆美 十年前的 2002 年春,國際新聞畫面常見發生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人公然翻牆試圖進入外國管轄使館區域,一旁也有大陸公安阻止的場面。硬闖外國使館的人都來自北韓,這一年就有超過 160 位「脫北者」,成功地透過闖入駐北京外國使館的方式,脫離了北韓政權,離開中國大陸走向另一個未知新世界。 所謂「脫北者」一詞,依據南韓法律其名稱為「北韓離脫住民(簡稱:脫北者)」或「新住民」,定義上原本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設有住址,有直系親屬、配偶、職業等,後脫離北韓而成為大韓民國國民,並且除了南韓國籍之外,未取得其他國籍者。 世界資訊一點通,絕大部分的世界公民都能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消息,惟獨北韓至今仍是全球最封閉且獨裁的政體,一般人民沒聽過什麼叫人權、自由,任何事都由早已神格化的金日成、金正日說了算,因此, 1990 年代之前,極少聽聞北韓政治難民尋求庇護的消息,然而,就在二十世紀最後幾年之間,偷偷逃離北韓的人民明顯大增。 何以被統治整整半世紀之後,才有人想到要逃離北韓呢?最大的推進作用,其實來自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飢寒迫使北韓人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試著安慰五臟廟,冒險出走。一個人決定離鄉背井往外延伸觸角,自古以來多半是經濟考量,但也有人是為了追求理想。對於北韓人民而言,理想就是每天頌揚領袖,感謝領袖賜予的糧食,成為打倒美帝、日本、南朝鮮的尖兵。 北韓在 1990 年代傳出嚴重飢荒,有近 300 萬人口餓死,送到勞改營後過勞死、餓死、虐死者,近 30 年估計年平均約有 4% 至 20% 。勞改營當中,最為外界所知的是咸鏡南道境內的「耀德政治犯收容所 (Yodok concentration camp) 」,由於其他政治犯勞改營幾乎是只進不出,亦即只有屍體能離開,但第 15 號管理所(即「耀德」)除了有「完全管控區域」(約 3 萬 5 千人),也有或者有一天能活著出去的「革命化區域」(約 1 萬 5 千人,多半是被送到北韓的旅日韓僑及政治犯的家屬),也因此,國際人權團體所掌握的北韓政治難民證詞,多半來自耀德收容所。例如, 1977-87 年間被關在革命化區域的姜喆煥回顧,所內每年估計有 4% 的人非自然死亡; 1995-99 年被關過的李永國則推測...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

法制不透明 經濟振興難

法制不透明   經濟振興難 《關鍵評論》 白兆美 2015.08.11 看到某益智問答的題目是「北韓沒有什麼」,四個選項裡的正確答案是「民主」。很好奇,拿這個題目去問北韓人民,會有什麼樣的答案。 朋友多卻不被欣賞 提及北韓,很容易聯想到封閉、獨裁的金氏祖孫三代、愚民政策、恐怖政治、綁架外國人、製造假鈔、核武威脅等等,統統是負面印象,所以會覺得北韓可能是國際孤兒。 不過,以邦交國家數來看,北韓並不孤單,她已與 160 個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可是駐外使館因為國內經濟問題而多半裁撤,目前實質運作的使館約 50 個而已。 若以「臉書」形容北韓,她有很多臉友,炒熱核武或牽涉到人權議題時,受到相當的關切,可是製造話題之外,很少能賺到臉友按讚。 就經濟而言,現今南韓的實力已有目共睹,而北韓經濟至 1970 年代初期優於南韓。 分裂初期 北韓經濟優於南韓 1945 年脫離日本殖民,南北韓於 1948 年分別建國。北韓以日本人留下來的產業設施作為基礎,發展輕工業有成,經過 1950 年至 53 年的朝鮮半島戰爭摧殘之後的北韓,還能迅速重建並恢復戰前的生產水準,而且建構工業化基礎、解決了基本的食衣住等民生問題。 1970 年代初期,其農業邁入機械化,在農漁產方面的收穫也讓國內豐衣足食,當時的北韓人民咸信國家將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天堂。可是步入 1980 年代之後,大型計劃的執行屢屢失敗,國內經濟危機從此成了人民的噩夢。 經濟衰敗造成北韓人民手持國家的配給票(糧票)也拿不到食物,乃至 1990 年代中期開始,產生大規模營養不良與飢餓死亡人口。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外界普遍認為餓死者超過總人口的 2% ,若把失蹤人口也計算在內,其數字恐怕達到 5% 。金氏政權為了轉移注意力,再次搬出「苦難的行軍」。這個精神口號源自於北韓聲稱的抗日英雄史蹟,亦即 1930 年代末,金日成帶領游擊隊抗日的「苦難的行軍」。 蘇聯解體後的骨牌效應,重創北韓的外交與經濟。 1990 年代起,北韓製造美元假鈔洗錢、走私武器與毒品,在國際間惡名昭彰。近十年的北韓,不顧一切 3 度進行核試,受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六方會談也停擺,日子更是難過。 制度不透明 阻礙經濟發展 擁有名列中國 500 大企業且為遼寧首富的西洋集團董事長周福仁,曾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