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升一降 中美兩強摸索新的定位_《全球中央》201009

一升一降  中美兩強摸索新的定位
林中斌:找到平衡點後  中美終將合作多於抗爭

中美角力牽動亞洲安全─ 朝鮮半島緊張只是爆點
《全球中央》白兆美  
南韓一艘護衛艦(PCC-722天安號)今年326日晚間在黃海(韓國稱「西海」)NLL(北方限界線)執行巡防任務時,因不明原因爆炸、沈沒,造成46官兵死亡。事件發生地點距離仁川市西北方約190公里,也就是南韓在黃海最北端的領土白翎島附近。
天安艦被「擊沈」的消息頓時成為國際焦點,讓人直覺朝鮮半島緊張情勢急遽升高,甚至引爆第二次南北韓戰爭。事件真相尚未明朗化之際,許多問號紛紛浮出檯面:南韓政軍高層對於事發時間與經過,數度更改說詞、南韓譴責北韓的攻擊、北韓回嗆南韓自導自演、網路謠傳「天安艦」事件是政治利益(國內選舉)的陰謀,部分網友甚至直指這是美、中或日本的作為,眾說紛紜。
天安艦事件引爆中美緊張關係
韓、美、英、西、瑞典、澳洲等國組成的「天安艦沈沒事件真相調查團」520日公布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天安艦是被北韓製造的CHT-02D魚雷(直徑21吋、重1.7噸、裝藥250公斤)擊中導致沈沒,但調查結果仍然無法解開罹難官兵家屬及世人的疑惑,也有不少人民重提1987年由巴格達飛往首爾的韓航爆炸事件(北韓特務金賢姬被捕招供,被特赦)。
天安艦事件餘波盪漾,南韓西北部江華島周邊與臨津江一帶,730日至86日的前後一週內陸續發現90發北韓製的木盒地雷,期間還造成南韓釣客一死一傷,由於往年發生洪水也沒有如此大量的木盒地雷漂流至南韓,不禁讓人懷疑是北韓故意釋放的。
美韓軍演惹惱中國  舉世關切
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又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但半島的和平與衝突早已不是「單挑」就能解決的家務事,因為美中都不會在東北亞秩序重整上缺席,也因此,美韓聯合軍事演習、解放軍演習等統統都比從前以放大鏡檢視動機與過程。
自從中國大陸崛起,美中兩大國主導世界的態勢愈加明確,彼此在軍事、外交與經濟上的角力暗潮洶湧。龍頭霸權美國還在忙著應付與伊斯蘭世界的衝突與國內金融危機之際,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最大消費國,2008年成功舉辦了奧運,表現其不必只靠軍力亦可登峰的軟實力。
美國以前就覺受中國侮辱  中國也不爽
三年前,歐巴馬角逐參選美國總統時,發表將在亞洲加強與盟國關係的政見一直延續至今,歐巴馬政府與印度、東協、越南等國分別簽署多項合作協議,與日韓合作一向密切,去年底美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到緬甸訪問到翁山蘇姬,似乎都在宣示中國並非東亞唯一強權,美國彷彿在進行圍堵中國的策略。
去年12月的哥本哈根會議,歐巴馬希望與溫家寶會談,卻因雙方安排上的問題,讓歐巴馬「闖入」中、印、巴西、南非之間的高峰會議,對此美方覺得深受中國的侮辱。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會議,美對中方所派代表位階太低感到屈辱,美國認為歐巴馬上台以來對中多所讓步,使得讓中方得寸進尺。因此或許只能稱得上是一場例行安全演習的美韓聯合軍演,今年就變得萬分敏感。
美方在演習的軍力、地點上頻頻出招,中方強烈表達不滿,言詞交鋒火藥味十足,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Mike Mullen725日在阿富汗慰勉美軍官兵時強調進行演習的黃海是公海,去年10月在同一地點演習,今年也不例外,顯然是不甩北京的抗議,表態美方絕不讓步。
相對的,中方對美國也有許多不滿,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美軍經常派遣偵察機和軍艦到南中國海一帶,20014月美軍機撞機事件與去年3月美國海洋偵測船在南海與中國船隻發生擦撞、互相叫囂等的衝突都是中美雙方角力的導火線,至於天安艦事件只是中美衝突的爆點而已。
兩國元首都想表現強硬  又不出事
前國防部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現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林中斌教授指出,中美雙方近幾年無論在軍事演習或言詞上,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究其原因,雙方的國內問題不可忽略。林教授說,胡錦濤與歐巴馬都被內部批判「太軟弱」,使其威信低落而不易領導一國,所以雙方都在表現強硬的一面,但雙方也不希望發生擦槍走火的意外,彼此其實都在等待對方先讓步,以利衝突即可平息。
林中斌分析,「以整體觀之,一個上升的強權(中國)與下滑的強權(美國)在互相摸索、重新定位。」一旦找到彼此新的定位之後,中美將長期的維持合作與穩定關係多過相互的抗爭。
為了經濟  中美終將合作多於對抗
中美若能走向長期合作關係,對東亞局勢或世界和平必定有正面意義,但何以見得一上一下的強權能和平共處?林教授提出經濟等五個理由,他說經濟是最重要的長期因素,中美兩國近幾年在經濟的表現上有強烈的對比。以前年爆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為例,中國是最後一個進去第一個出來,不只保八還創造出許多經濟奇蹟,如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代德國變成世界第一出口國,成為全球汽車最大生產國及消費國,成為太陽能發電面板、風力發電風車的最大製造國。
反觀美國,受金融風暴影響時程很長,今年第二季的成長又下滑,且今年的赤字預算(Budget Deficit)是1.47兆美元。雖然目前經濟的總生產值,美國仍然是遙遙領先(美14個兆美元、中4兆美元),但經濟潛力前景卻有非常強烈的對比,包括軍備、太空計畫、將領名額等各方面在內,美國國防預算已有顯著的修減,因此以經濟潛力分析美方不可能用軍事力量跟中方做長期的對抗。
中國崛起  美國仍將重要
美國國內的雄心壯志不若從前,今年2月美國ABC民調顯示, 43%的美國人相信21世紀裡中國將主導世界,只有38%相信美國仍然會主導世界。一個大帝國需要長時間建立,衰亡時程卻很迅速,例如羅馬、奧匈、奧圖曼帝國,乃至1990年前後的前蘇聯崩解等等。不過林中斌認為由於美國具有很強的反省與自我批評能力,即使下滑其速度不但不會太快,且仍舊會是世界上重要的國家。
除此之外,兩國在軍事戰略上,中國秉持孫子兵法,著重於虛實併用與不戰而勝的策略,同時又遵循毛澤東「鬥而不破」原則,外交技術細膩,軍事上主張「慎戰」,有別於派兵揚威的美國模式。
兩強之間難為小  亞洲國家兩頭買保險
再者,亞洲鄰國對於大國抱持「二心」,與美合作愈加緊密的國家也都避免鬥爭北京,日本前總理鳩山由紀夫曾採取完全傾向北京的政策,但現任總理菅直人則微調政策,在中美間取平衡點。為了經濟向中國大陸靠攏的亞洲國家,在安全議題上也都會跟美國唱和,這種策略其實就是分散風險,將中美分別視為經濟與避險的伙伴而已。
台灣自馬英九政府上台以來,採取傾斜中國的政策,北京當局也在兩岸交流上為台灣拋出多項讓利措施,然而台灣過於傾中,有可能招來安全上的疑慮。林中斌教授就曾建議政府,「台灣的位置,最好是在北京與華府的中間點」,因為傾美則對經濟不利、傾中則有安全上的顧慮。
全球對於環境議題的合作十分重視,由於現今地球有暖化、地震、火山爆發等天災與變數,此時,大家能做且唯一的生路是「合作」,因此雙方互相摸索新的定位的途中,一旦找到更符合彼此實力的平衡點,兩大國必然會長期且相當穩定的維持合作多於對抗的關係。

這一波朝鮮半島緊張局面何時和緩,得看中美的自制和協助,天安艦事件的真相如何,得從中美的角力猜想,可能只有北京或華府握有實情。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網路流言蜚語

網路流言蜚語 藝人自殺共犯 2008. 12. 17 去年秋天,南韓演員安在煥被發現在轎車內燒炭自殺身亡之後,曾在〈玫瑰人生〉等多齣連續劇演出的藝人崔真實 10 月 2 日在寓所上吊身亡,兩者棄世的時間相距不到一個月(見表一)。不開心的娛樂新聞並非僅止於此,崔真實往生的隔天和第四天,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這讓低迷的南韓影視圈更加哀傷,不景氣的娛樂圈去年一直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而南韓社會受到衝擊的同時,群體主義的熱度瞬間沸騰。 〈表一〉 時間 藝人(音譯) 備註 2008. 12. 01 李瑞賢 歌手,債務,錄音室上吊 2008. 10. 06 金智厚 男模兼演員,出櫃同志;電視劇〈土地〉,寓中上吊 2008. 10. 03 張彩媛 變性藝人(由男變女),寓中上吊 2008. 10. 02 崔真實 演員,網路謠傳放高利貸逼死藝人安在煥; 4 年前離婚,憂鬱症;電視劇〈玫瑰人生〉,寓中上吊 2008. 09 安在煥 演員,網路謠傳鉅額欠債,車內燒碳 2007. 05 呂在求 演員,電視劇〈首爾 1945 〉,寓中上吊 2007. 02. 10 鄭多彬 演員,憂鬱症,寓中上吊 2007. 01. 21 U-Nee 歌手,憂鬱症,寓中上吊,網路流言 2005. 02 李銀珠 演員,憂鬱症,寓中上吊 看過電影《阮玲玉》(港星張曼玉因此片獲 1991 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2 年柏林國際影展最佳女演員和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的觀眾,對於片中 1930 年代上海電影界著名女演員阮玲玉為了逃離小

兒童節有感

2016.04.04. 今天是「兒童節」,讀小學時,每逢此時節總會齊唱『四月四日兒童節,我們兒童最快活⋯⋯』。從前的兒童放學回家,有的幫忙家計家事,有的在田野街坊玩耍,或者一群人跑到有錢人家(有電視的鄰居家)圍著電視看,回想起來嘴角仍然揚起,真的是快活。 數十年後,我們下一代的兒童,享有各式各樣的高科技產品,房間塞滿了中國製造的玩具,但玩伴少了,競爭變得激烈了,比起我們那個年代聰明得多,可是,他們也得忙於準備未來。是因為大家都變聰明所以競爭激烈,還是有其他原因? 》 》 「教改」一詞在我印象中是無所適從、多「元」入學。家中 4個孩子,從第一屆教改試驗對象到末代基測都經歷了。四個孩子四個制度,還沒適應就又換了新的方式。不得不懷疑我們在學習與模仿進步國家的制度時,可能過於樂觀,卻沒有考慮到處於不同的社會文化。 從前,能讀大學的,一是要夠用功,一是要能湊足學費。現在,不怎麼用功、沒有意願讀書的人,也都有學校可以就讀,且有助學貸款應急。如此看起來,社會已經達到公平的境界,因為學習機會普及、只要願意,任誰都可以受高等教育。不過實際情形反而變得更不公平,教育領域裡的「財」高於「才」。 從前憑「惟有讀書高」的信念,以努力讀書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如今,家庭經濟允許的,正規課程之外,尤其重視英語等外語能力、參加科學數理競賽、高水準的音樂美術技藝⋯⋯。各種版本的教科書只是基本中的基礎,更需習得十八般武藝。中產與上流階級尤其在意他人子女享有的資源,為了在教育領域上能高人一等、贏在起跑點、掌握優勢,與教育「業者」共同造就出嚴重貧富差距的教育市場。 整體社會營造出怎樣的教育面貌,我 們真的達到自由與普及教育體系嗎?還是只把皮毛移植過來,沒有吸取精髓。 我們是否離自由創意、獨立 思考的整體教育環境,仍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