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媒體看韓國 2014.12.19

《韓國與台灣媒體間互相看待之視角》
台灣媒體看韓國
白兆美

是否真有台灣觀點
現今從台灣看世界,仍然以英美觀點做翻譯轉述報導為主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媒體普遍將阿拉伯世界國家之國內或多國紛爭裡,與美國或與英美對立者稱為「好戰份子」、「恐怖份子」,鮮少以當地人的立場報導衝突原委與真相。從台灣看如此靠近又莫名遙遠的中國,似乎受到執政者與政策的影響,尤其柏林圍牆倒塌、舊蘇聯瓦解、中國崛起,1989年之後的國際秩序重整,美中兩霸-世界超級強國讓台灣在G2之間擺盪又努力地維持平衡。那麼,台灣媒體對於1990年代之前的韓國,當時還覺得落後於台灣且被視為是傳統兄弟之邦的韓國,是如何看待的呢?
從斷交初期到南北韓兩金高峰會時期,只不過8年的歲月,而這期間的世局變化巨大,而台灣內部在政治上也迎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年輕世代不能完全體會因斷交產生的嫌隙,韓流開始在亞洲遍地開花,一切今非昔比。
兩國斷交的1992年,兩韓世紀高峰會的2000年,這兩個時間點,正巧各自都有大事。1992年的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的斷交,更加速了台灣與中國大陸有關單位的接觸,這一年執行了《金門協議》,解除了軍事基地金門的戒嚴令。而正當金大中大統領推出陽光政策,以元首身份踏上北韓首都與金正日國防委員長握手言和時,台灣方面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首次政黨輪替的民主進步黨籍陳水扁總統上任,在開啟21世紀的前夕,帶給台灣前所未有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韓國流行音樂與戲劇在台灣廣受青少年至中年婦女的喜愛,韓流逐漸成了台灣流行指標,高中學生社團裡有韓研社,雖只是簡單學習基本會話,多以學韓星跳舞為主,但在這十多年以來,自然地培養了許多喜愛韓星與韓貨,乃至於開始認真學習韓語的族群,讓各界不容忽視這種新趨勢。
台灣在經貿方面以「台灣奇蹟」、「亞洲四小龍」時期的經濟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當亞洲金融風暴時期,韓國重創且需以國家名義借貸度過危機,但台灣仍屹立不搖。但韓國方面以驚人速度克服問題,而且以科技資訊與文創等的發展,一舉超越台灣,現在早已與主要國家簽妥自由貿易協定。促使政府部門常提出要學習韓國,各大媒體造訪韓國,想進一步了解與報導韓國的成功。這一部分對於台灣的閱聽人是相當有建設性的,也有利於台灣進一步了解韓國。
最近十多年,有關韓國的報導,以外電翻譯稿為主,所以,在台灣所見所聞的韓國新聞,多半圍繞在南北韓關係、意外災難;而以韓流為首的藝文娛樂新聞,則多以翻譯韓國當地文字或電子媒體的娛樂新聞為主,同樣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倒是講到體育新聞,無論是紙本或網路新聞,標題裡常見情緒性,較負面的文字。
而台灣不僅媒體「消費」韓國,政黨之間也會拿韓國做文章,這是因為韓國經歷1997年的金融風暴之後,以驚人的速度恢復並發展的更好。相較於韓國,台灣則在這期間裡首次政黨輪替,兩岸「一邊一國論」而還停滯在政治民主的鎮痛期,結果人民的實際感受是經濟不如1980年代及1990年代,因此,總要拿韓國做比較,使得韓國也常登上新聞版面,變成一個相當熱門的名詞。
1129日舉行「九合一」地方選舉,政黨的競選廣告裡,就有一則與韓國有關的影片。 「是誰讓韓國在竊笑」,的確獲得廣大閱聽人的矚目,但這會否引起不必要的國際紛爭或助長仇他心理,從各媒體的反應與民眾的選票可以得知。
這支競選廣告引來對手的強烈抨擊,也受到韓媒的關注。國內選舉的戰火延燒到經貿競爭對象,難以想像政黨宣傳與決策者何以丟出這種牌,再掀媒體論戰。
本文係應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主辦「第一屆韓國-台灣人文交流大會」之「媒體交流」領域的「韓國與台灣媒體間互相看待之視角」小組討論而僅從斷交之初到今天、當時代主要日報裡的幾段文字內容,來解讀近年來台灣媒體觀看韓國的角度。由於才疏學淺,本人觀點必然不盡理想,祈 各界先進不吝指教。

彼此真的了解對方嗎?
大量的動感韓流歌舞與精緻韓劇吸引住台灣青少年至中年婦女的目光,這一股韓流,實際上是波濤洶湧,彷彿要淹沒台灣娛樂圈。許多年前,台灣的部分藝人就因為韓劇占據八點檔黃金時段,上街頭抗議要政府拿出辦法保護台灣藝人的生存與工作權。再加上台灣方面由於政治開放且走向兩黨政治的過程之中,衍生出對於國家認同的不協調與意識形態的衝突。
台灣的兩大黨常藉「韓國」來攻擊對方,韓國國內的人,也許對於台灣的這種現象沒有太大的感覺,但住在台灣的韓國人,在這十年來多少因為自己是韓國人而有驕傲或委屈的時候,有時還會受到無妄之災。就以最近的地方選舉為例,又將韓國拉進競選戰場,一個國家的公職人員選舉,弄得像是要韓國人選邊站似的,有些感到突兀。

台韓之間是如此靠近又遙遠。
就在本次交流前約20天,利用網路做了一個小實驗。透過台灣常用的主要搜索引擎,以「韓國」與「南韓」兩種關鍵詞,查詢相關的「新聞」。搜尋「韓國」與「南韓」這兩種關鍵詞的中文新聞連結結果如下:
查詢時日
搜索引擎
搜尋關鍵詞「韓國」新聞
搜尋時間
搜尋關鍵詞「南韓」新聞
搜尋時間
2014.11.28下午1:30
Google 谷哥Taiwan
712萬項
0.23
131千項
0.25
2014.11.30
下午11: 45
Google 谷哥Taiwan
651萬項
0.28
197千項
0.21
2014.11.28下午1:33
Yahoo 雅虎Taiwan
41249
未顯示
24822
未顯示
2014.11.30下午1:33
Yahoo 雅虎Taiwan
32983
未顯示
21499
未顯示
2014.11.28下午1:37
Yam 蕃薯藤
48500
0.34
21300
0.30
2014.11.30下午1:30
Yam 蕃薯藤
39600
0.28
22千項
0.30

當然,「韓國」與「南韓」指的是同一個國家。然而,這兩種中文稱呼讓韓國人(南韓人)聽起來可能會有微妙的差異性。或許也因為如此,多年前,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也曾對台灣媒體呼籲,在稱呼上儘量使用「大韓民國」或「韓國」,若遇朝鮮半島南北韓並列時,才要稱「南韓」。這種名稱上讓對方感覺帶有特殊意義,甚至帶有褒貶的,其實在斷交的同時產生。早已大量吸收韓流資訊的現在台灣年輕世代,比較不能體會這種稱呼上有何差別。追朔到19928月,當時的台灣的政府機關與媒體,在新聞裡同時並稱我國與他國時,會以『中』代表我國,當時並沒有在正式場合以『台灣』自稱,所以1992年的新聞裡,是『中韓』兩國斷交;而開始僅指韓國時,絕大多數改稱『南韓』;若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跟現在的說法一樣稱『中共』或『大陸』;同時稱中共與南韓時,在〞中〞字上套一個引號,說『「中」韓』。

今非昔比
1992年斷交之前,韓國人普遍稱台灣的中華民國為「自由中國」的時期,台灣媒體在報導有關韓國新聞時,大部分依賴外電稿或有關兩國交流方面的宣傳性質的報導。至於長期以來成為兩國口舌之爭的體育新聞,當時也聚焦於比賽結果為主。只要是超過五十歲的人,應該都能體會當時的台灣,總是以老大哥的心態去看待韓國,那種思考模式源自歷史文化的中原觀點,中華民國一向自負傳承中國的正統文化,因此,無論是人民或媒體,態度上,對於曾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東亞國家,仍然帶有兄弟手足情感,所以媒體不會去凸顯有關韓國的負面報導。
斷交的1992824日以後,媒體報導裡很難看得到「大韓民國」或「韓國」,而呈現的稱呼就是「南韓」。這種稱呼方式的變化,從得知「可能」斷交的前兩天就出現。
南韓與大陸建交,也刺激到台灣擬投資北韓,同時,李登輝總統指示「兩岸」重於「南韓」的政策,所以1992年可謂是關鍵的年代,一則與長期的親密友邦斷絕外交關係,畢竟對中華民國外交而言,韓國就像是最後的堡壘,最後僅存的外交大國,這麼重要的碉堡被攻陷了。另一方面,台灣與長期以來的敵人提高層次積極接觸,展開政府授權的對話,造究了後來在新加坡舉行的兩岸世紀對談「辜汪會談」,打破40多年來中華民國堅守「漢賊不兩立」,以及與中共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尤其,當時的李登輝總統進一步強調堅守「一個中國」政策,從這幾項片斷猜測,斷交似乎讓台灣的兩岸政策變得更積極。
翻開1992822日至824日的台灣主要報紙要聞,媒體對韓國的評語,其實也是政府的說詞,最常用的應該就是「背信忘義」四個字。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邦交國陸續減少,在外交上的重創莫過於197911日生效的中華民國與美國的斷交,1990年與沙烏地阿拉伯以及1992年與大韓民國的斷交。然而在媒體處理新聞的過程之中,對韓國的道德期待明顯很高,這也因為彼此的共通文化多過與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
斷交之後台灣方面也曾想過要打北韓牌,卻因為北韓集權封閉的環境,即使到了現在,金氏世襲政權已來到第三代,台朝之間連當初的高麗航空也早早收攤,二十多年來,兩國沒什麼交集,也沒有什麼進展可言。反觀中國大陸與韓國的關係,無論是在經貿的規模或人員的交流,乃至於學習中文與留學方面,兩國走得相當近,去年(2013)的「習朴會」、今年(2014)的「朴習會」,兩國關係持續升溫。至於台灣與韓國的關係,沒了名分,但復航拉近了有形的距離,又因為拜韓流之賜,使得彼此無形的關係也產生變化,台韓之間經貿文教觀光等各方面的交流空前熱絡。

網路帶來的負面影響
兩國斷交之後的幾年,正是人與人的互動方式產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強調個人的電腦與手機迅速發展,經歷286到無線網路、上傳、大量存取,手機通訊軟體日新月異快速升級。資訊來源之多,只能以氾濫與爆炸來形容。但也因為資訊流通的迅速與隱匿性,未經證實的各領域謠言,大量被傳送及複製,而台灣媒體常常去引用這一類多層轉述的消息。
轉貼文章與轉述報導的結果,更難掌握來源與真實性,導致有關韓國的負面新聞甚囂塵上,尤其怒指南韓「竊取」中國固有文化遺產的消息,曾數度登上新聞版面。然而,對於「據傳」與「消息人士指稱」的訊息,媒體本身未做謹慎的查證與判斷,缺乏平衡報導,造成台灣方面的新聞處理,淪為轉述傳言與臆測性的評論,報導上有失衡的現象。這在兩國遇到體育賽事時,更是嚴重。最近最受重視的莫過於2010年廣州亞運跆拳賽途中發生的「楊淑君失格事件」,通常在台灣稱它是「黑襪事件」。之後每當有兩國之間的體育賽事,台灣媒體重提「黑襪」往事,指責韓國作梗、奧步。

兩韓與兩岸
2000年南北韓高峰會議時,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主要媒體都相當關注金大中大統領與金正日國防委員長在平壤的歷史性會晤。民主進步黨執政的台灣政府,當時還沒有提出兩岸「一邊一國」,甚至可以說,受到兩韓高峰會的刺激,謹慎試探兩岸高峰會的可能性。
南北韓的國家政策上皆將南北韓統一視為終極目標,因此20006月,金大中南韓總統與金正日北韓國防委員長舉行高峰會之後,台灣方面關於南北韓關係的新聞大幅增加,對於朝鮮半島的和平曙光與和諧氣氛著墨甚多。
在同一個時間點上,中華民國也正經歷首度的政黨輪替,這也成了嚐過韓國無預警斷交苦果而8年來對韓國冷淡的景象有所改變。民進黨執政時期,打破了台韓斷航帶來的僵局,雖然沒有高層互訪,但在其他經貿藝文等方面的交流不斷增長,也有卸任元首如韓國前大統領金泳三數度接受陳水扁總統之邀來台訪問,更說出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高調喚醒舊時交情,對於促成兩國復航也有貢獻。

體育賽事與韓流
曾經詢問對韓國抱持負面情緒的台灣人,何以那麼討厭韓國?他們的答案大致有兩個部分,一是「我就是討厭韓國」,另一是「韓國人在體育賽事都作弊」,也就是覺得韓國人不老實,並且認為韓國讓台灣人在賽事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只要遇到體育賽事,台灣內部總掀起舊恨未了新仇又起的厭惡與恐懼,社會大眾與台灣媒體在比賽進行時,屢屢翻舊帳。比起部分的台灣新聞媒體,韓國新聞記者或主播在文字與肢體語言上顯得更嚴謹,不過,韓國在比賽時遇到日本,偶爾還是能見到情緒激昂的言詞,其反應與台灣遇到韓國時的樣子很接近,我想,這種台對韓,韓對日的較勁心態,乃長期摻雜著民族情感所累積的,不易消除。台灣媒體對洶湧而至的韓流偶像藝人與韓劇韓歌,照單全收,並未見沒來由地批評或盡挑缺點的行為,反而在所有主要報紙上,都增設了韓國藝人專區,還會有韓文教學片斷,可謂是相當地友善。不過這也是因為韓國藝人讓台灣媒體有畫面有話題,至於台灣媒體怎麼看待韓國娛樂圈的,我想並沒有較具深度的內容,還是沿著八卦路線走,吸引閱聽人罷了。

韓國成為IT強國、經貿大國
台灣媒體的報導雖然著重國內事務,但受到韓流席捲亞洲,擄獲台灣青少年的心,使得有關韓國的資訊大增,也在同一個時期,以韓國藝人李英愛為首的韓國戲劇節目在台廣受歡迎,一股「韓流」正式發威。踏進21世紀時,韓流已不單單是清麗典雅的大長今,大量的年少偶像藝人一個個一組組登場,讓人目不暇給。由於大陸崛起、電腦通訊的便利性,使台灣唱片與戲劇等娛樂市場萎縮,台灣許多實力派與偶像藝人拜語言之便紛紛轉往大陸發展。台灣媒體能報導的自家娛樂愈來愈少,反而大量引用網路上的韓國藝人消息。可惜,報導歸報導,屬於台灣自己觀點的,至今還是不夠明顯,但無論如何,台灣媒體對韓國藝人是相當友善的。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沒有擊潰韓國,反而讓韓國更團結向上,不出幾年功夫,韓國已躍上全球經貿大國,又是IT強國。現在的三星集團,就像是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不出數月就推陳出新,技術與創意並進。韓國在包括遊戲產業在內的文化創意與文化內容方面的發展成果亮眼。北歐與日本品牌的手機褪色已久,三星在台還能壓倒眾品牌與蘋果抗衡分食通訊市場,更是讓台灣羡慕不已。
台灣媒體在看韓國耀眼經濟發展與IT成就時,一方面大讚韓國「能」克服種種難關,努力爭取到今天的國際地位,同時也在警剔自己不進則退,必須要從代工形式升級為勇於改變的創新事業。不過,台灣媒體在手機市場的報導上,即使現在年輕人喜歡用韓國三星手機,尚有「厚蘋薄三」的感覺。

盼有更多台灣媒體直接看韓國
今年(2014)韓流巨星李英愛捐款協助台藉滯韓住院生產的台藉孟姓夫婦一家人回台。新聞裡說,李英愛不但慷慨解囊急難救助,送給有困難的台藉產婦真誠又溫馨的禮物,台媒一致報導李英愛的善舉,稱頌她人美心更美。雖然,不久後得知孟姓夫婦疑有要佔人便宜之嫌,但也不損李英愛的愛心與協助。更重要的是,兩國政府不宜出面以納稅人的錢來解決這燙手山芋時,由李英愛默默地且及時地提供了解套方案。讓人感到李英愛不僅是有愛心,也很有智慧。
不過,台媒報導的方向後來並非在李英愛的善舉,而孟姓夫婦是否有資格使用捐助款,李英愛是否被騙成了焦點。即使李英愛方面表明不追討款項,台灣輿論仍為孟姓夫婦收款而忙於討論網友們的筆戰,導致原本一則溫馨正面訊息,演變成國人指責自家人丟臉丟到國外的負面新聞,媒體焦點變得不明確,實在可惜。
從地理的角度看,台灣與韓國十分接近,而從歷史與文化方面,台韓都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比任何國家都有相似之處。然而,兩國之間彼此了解多少,又互相所知道的都是否屬實?教科書裡並沒有今日韓國方面的詳細資訊,一般人對韓國的認識,相當部分來自社群網站、部落格以及韓劇,對於韓國歷史的認知,也多半來自古裝劇,但這樣的認識會造成誤會,社群網站與部落格裡的主觀意識過強,無論訊息正確與否、觀點是好或壞,閱聽人尚未認識真正的韓國之前,就已經被網路上氾濫的評語給洗腦。見到友人轉貼有關韓國的惡意與負面訊息,我在想,如果韓國人也發布類似的內容,那麼台灣的社群網站又一次抗韓,台灣媒體至少播出數日還要以「舊恨未了、新仇又起」為由翻舊帳。結果對閱聽人與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沒有任何幫助。

台灣可以透過新聞進一步了解韓國,只要媒體秉持專業素養,捨棄為了吸引閱聽人注意而刻意以聳動誇張或負面的語氣下標題,台灣民眾即可從韓劇以外的來源,認識到韓國。###2014.12.19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_201008

華麗藝人的自殺王國 《全球中央》2010. 08 白兆美  曾與裴勇俊、崔智友在《冬季戀歌》演出,一躍成為韓流明星的演員兼歌手朴容夏(圖左,網路), 6 月底在首爾的寓所上吊身亡。這個事件與最近一次韓國藝人自殺事件相距不過 3 個月,今年 3 月 29 日,已故韓流明星崔真實(圖右,網路, 2008 年 10 月自殺身亡)胞弟,演員崔真永也同樣選擇在寓所中上吊方式結束生命。一連串的藝人自殺消息,不得不讓人覺得「韓國人的自殺率很高」,不禁要問「韓國的演藝圈到底怎麼了?」 在韓國國內談論明星自殺議題時,通常以 2005 年李恩珠的自殺為分水嶺(表一),當時,李恩珠年僅 25 歲,外型亮麗又是高知名度的人氣明星,所以她在寓所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各年齡層影迷,許多人感到惋惜,更多人覺得錯愕,為什麼耀眼的明星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到 2007 年初,歌手許允( U;Nee )與演員鄭多彬相繼離世,此時,演藝圈的自殺風潮已升級為社會問題。 2008 年,因為債務問題及網路流言等因素,奪走演員安在煥與韓流明星崔真實的性命。當整個社會因崔真實的自殺而深受打擊時,前後 4 天之內,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 2008 年的韓國演藝圈可謂是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即低迷又哀傷,而這時的群體主義再次加溫至沸點,社會各界紛紛呼籲防止自殺,營造友善環境等一系互的活動。不過,去年也有一位已在國際伸展台展露頭角的美麗名模金多蔚(圖, esteem 模特兒經紀公司),在巴黎的寓所自盡,今年則已經發生歌手崔真永、導演郭志均、韓流明星朴容夏等三起娛樂圈的悲劇事件。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韓國藝人這麼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多想想愛他們的親友與支持者呢! 〈表一〉 死亡時間/得年 姓名 職業;榮譽(最近期) 備註 2010. 06. 30 / 33 朴容夏 演員、歌手; 2009 年 Mnet 20’s Choice Hot GlobalStar 獎 憂鬱症;寓所上吊

網路流言蜚語

網路流言蜚語 藝人自殺共犯 2008. 12. 17 去年秋天,南韓演員安在煥被發現在轎車內燒炭自殺身亡之後,曾在〈玫瑰人生〉等多齣連續劇演出的藝人崔真實 10 月 2 日在寓所上吊身亡,兩者棄世的時間相距不到一個月(見表一)。不開心的娛樂新聞並非僅止於此,崔真實往生的隔天和第四天,另有兩位藝人也自行選擇永遠退出人生舞台, 12 月 1 日則男子五人團體 M. Street 成員李瑞賢在錄音工作室上吊身亡,這讓低迷的南韓影視圈更加哀傷,不景氣的娛樂圈去年一直籠罩在強烈冷氣團之中,而南韓社會受到衝擊的同時,群體主義的熱度瞬間沸騰。 〈表一〉 時間 藝人(音譯) 備註 2008. 12. 01 李瑞賢 歌手,債務,錄音室上吊 2008. 10. 06 金智厚 男模兼演員,出櫃同志;電視劇〈土地〉,寓中上吊 2008. 10. 03 張彩媛 變性藝人(由男變女),寓中上吊 2008. 10. 02 崔真實 演員,網路謠傳放高利貸逼死藝人安在煥; 4 年前離婚,憂鬱症;電視劇〈玫瑰人生〉,寓中上吊 2008. 09 安在煥 演員,網路謠傳鉅額欠債,車內燒碳 2007. 05 呂在求 演員,電視劇〈首爾 1945 〉,寓中上吊 2007. 02. 10 鄭多彬 演員,憂鬱症,寓中上吊 2007. 01. 21 U-Nee 歌手,憂鬱症,寓中上吊,網路流言 2005. 02 李銀珠 演員,憂鬱症,寓中上吊 看過電影《阮玲玉》(港星張曼玉因此片獲 1991 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2 年柏林國際影展最佳女演員和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的觀眾,對於片中 1930 年代上海電影界著名女演員阮玲玉為了逃離小

兒童節有感

2016.04.04. 今天是「兒童節」,讀小學時,每逢此時節總會齊唱『四月四日兒童節,我們兒童最快活⋯⋯』。從前的兒童放學回家,有的幫忙家計家事,有的在田野街坊玩耍,或者一群人跑到有錢人家(有電視的鄰居家)圍著電視看,回想起來嘴角仍然揚起,真的是快活。 數十年後,我們下一代的兒童,享有各式各樣的高科技產品,房間塞滿了中國製造的玩具,但玩伴少了,競爭變得激烈了,比起我們那個年代聰明得多,可是,他們也得忙於準備未來。是因為大家都變聰明所以競爭激烈,還是有其他原因? 》 》 「教改」一詞在我印象中是無所適從、多「元」入學。家中 4個孩子,從第一屆教改試驗對象到末代基測都經歷了。四個孩子四個制度,還沒適應就又換了新的方式。不得不懷疑我們在學習與模仿進步國家的制度時,可能過於樂觀,卻沒有考慮到處於不同的社會文化。 從前,能讀大學的,一是要夠用功,一是要能湊足學費。現在,不怎麼用功、沒有意願讀書的人,也都有學校可以就讀,且有助學貸款應急。如此看起來,社會已經達到公平的境界,因為學習機會普及、只要願意,任誰都可以受高等教育。不過實際情形反而變得更不公平,教育領域裡的「財」高於「才」。 從前憑「惟有讀書高」的信念,以努力讀書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如今,家庭經濟允許的,正規課程之外,尤其重視英語等外語能力、參加科學數理競賽、高水準的音樂美術技藝⋯⋯。各種版本的教科書只是基本中的基礎,更需習得十八般武藝。中產與上流階級尤其在意他人子女享有的資源,為了在教育領域上能高人一等、贏在起跑點、掌握優勢,與教育「業者」共同造就出嚴重貧富差距的教育市場。 整體社會營造出怎樣的教育面貌,我 們真的達到自由與普及教育體系嗎?還是只把皮毛移植過來,沒有吸取精髓。 我們是否離自由創意、獨立 思考的整體教育環境,仍有一段距離?###